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10日 星期二

    以历史教育增进港澳青年国家归属感

    作者:吴志良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10日 07版)

        【大湾观察】

        民族有别离,国家有分合,但只要共同的生活经验和历史记忆能够维系其认同感,民族就能聚合延续,国家就能走向统一富强。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强调国家认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发生了选择性而非全面性的国家认同现象,特别是某些外部强权和势力趁机而入,对一些民族、文化、制度多元的地区和国家输出所谓的普世价值,削弱其国民的归属感、凝聚力和向心力,以便在国家之间的竞争中占据上风,获取最大利益。

        必须承认,国家认同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也是各国(包括世界强国)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多元的民族、宗教,有差别的文化背景、政治权利、经济利益,全球化浪潮的席卷、移民的大量涌入和普世价值的兴起,甚至科技进步带来的信息传播效率,如果被别有用心者利用,都可能掀起滔天巨浪,直接冲击甚至摧毁国家认同,继而搞垮一个国家。那么,怎样才能强化国家认同、立于不败之地呢?

    传承历史,坚定文化自信

        纵观世界,不同国家无不强调自身的历史传统、民族自尊、文化自信、制度优势,增强国民的国家意识,维护国家认同的完整性,以防在弱肉强食的国际丛林中迷失方向甚至被吞食。事实上,这些年许多国家四分五裂,许多国家国不成国,出现政治失序、社会混乱、经济停滞、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困境,都与国家认同出现问题、为外来势力趁机渗透不无关系。

        认同有很大的主观性,取决于认同主体的自我体验和自我认知;同一性和连续性的认同,则取决于时间、空间关系的动态一致性。在历史长河中,民族有别离,国家有分合,时间、空间会有动态变化,这不可避免影响到认同主体的自我体验和感受。

        中国之所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感恩于五千年文明的深厚积淀,感恩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历史文化的滋养,感恩于历史文化传统的薪火相传,感恩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感恩于国家建设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令国人的国家认同不断增强。我们不仅有智慧还有勇气和力量,去抵御一切外来的侵略、压迫和打击,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不仅传承历史,还创造历史。但是,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在百年未有之世界大变局中,我们如何更好地传承历史,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国家观念,强化国家认同,是摆在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尤其是在回归祖国大家庭不久的港澳地区,任务更为艰巨。

    夺回香港历史话语权

        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先生早就指出:“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因此,世界各国在实现民族独立之后,无不着力建构自己的历史叙事,重视历史传承,树立主流价值观,强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而历史传承的根本手段,就是历史教育。

        2020年12月,香港团结基金组织力量出版了《香港地方志》的第一卷,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不仅是一本历史著作的出版,也是对香港回归后宏观历史叙事和历史教育缺失的反思和补足,更是夺回香港历史话语权的重要一步。

        新生的特别行政区要从殖民统治一百多年历史的阴影中走出来,必须重构在中国历史框架下的宏观历史叙事,重新对接上国家认同的时空关系,并在中小学全面展开历史教学,让港人特别是青少年充分、明白地认识到“我从哪里来”“我是谁”这两个根本问题,才能真正回到祖国怀抱。要明白“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最有效的路径就是价值导向正确的历史教育。

        当然,《香港地方志》的出版仅仅是站在中国史视野中书写香港宏观历史叙事的第一步。宏观历史叙事的完成,需要团结更多的学术力量、凝聚更多的社会共识、得到大多数居民的认可与支持;构建好宏观历史叙事之后,还需要普及历史知识,特别是编写好历史教材,进入课堂,让青少年正确了解自己的国家和历史,真心欣赏自己的文化,真诚认同自己的国家政体,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领土完整,从而产生内心的归属感和真正的国家认同。

    学史增信,涵养家国情怀

        港澳虽然先后回归祖国,但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经济发展不完全一样。历史上,英、葡的殖民统治方式有别,严格来说,葡萄牙的殖民统治没有深度渗透至华人社会,特别是文化价值方面,中、西并存但中华文化一直占主导地位;经济上,澳门完全依赖内地。所以说,澳门一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有深厚而朴实的爱国主义传统,有识之士也长期坚持不懈地传播中华历史文化。

        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坚守以及对祖国的亲近感,不仅为澳门顺利回归和特区成立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为特区爱国主义教育奠定了社会基础。澳门特区政府第一份施政报告,就将爱国主义作为教育发展的总目标。这一政策,在2006年以法律形式正式施行。10年后,澳门教育部门正式推出中学历史教材并为绝大多数学校所采用,历史教育步入正轨。

        澳门的历史教育不仅在学校开展,许多公共机构、社会团体还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导赏考察活动,增加市民对文物古迹的了解和澳门历史的认识,从而增强市民的家国情怀。澳门基金会、澳门文化局以及澳门历史教育学会、澳门文物大使协会多年来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文物大使”,通过他们的导赏和讲解,数以十万计的市民增加了对澳门历史文化的认知,以及对中国历史的了解。

        澳门的历史教育不仅在本地推行,公、私机构和学校每年都组织数以百计的参访团到内地考察、学习、实习,与内地同学、同行交流,实地体验中华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国家建设的快速发展,增加对祖国的认知和情感。

        2021年,澳门社会各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更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澳门基金会与上海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半小时漫画党史》,重点向青少年介绍党史。

        我们相信,只要持之以恒,港澳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将取得更大的成功,港澳居民的国家认同也将更加牢固,“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的基础将更加坚实。

        (作者:吴志良,系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澳门教科文中心主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