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随笔】
东京奥运会是历史上首次空场进行的奥运会,但场外关注热度并不低。具体到一些体育项目,排球、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中国队优势项目备受网民关注,拥有广泛球迷基础的篮球,更是位居项目关注度排行榜第二。这些全民运动项目受热捧,一方面反映出中国人对于奥运会的关注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与全民健身的普及息息相关。
奥运会是竞技赛场,是属于专业运动员的盛会,但它也是带动和激励全民健身的一个重要载体。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全民健身迎来热潮。国家也把北京奥运会的开幕日——8月8日,确定为每年的“全民健身日”,其中就蕴含着借奥运会助推全民健身发展的战略意图。眼下,东京奥运会各项比赛正在进行中,第13个“全民健身日”也即将到来。今年的“全民健身日”主题即是“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应该说,北京奥运会以来,中国全民健身运动,无论是民众参与度,还是相关基础设施的改善,其进步都是有目共睹的。
不过,一如奥运会上,不少人习惯性把目光聚焦在“争金夺银”的“塔尖”运动员身上,全民健身的推进,也要避免过度关注“塔尖”而忽视基础和乡村。比如,相关体育设施和资源投入的下沉,以及乡镇体育设施的有效利用,在当前都需要引起重视。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就指出,一些地方还存在农村健身场地设施比较简陋,不能适应农村老年人、儿童的体育活动需求等问题。有全国政协委员也呼吁,全民健身,要补上农村这块短板。而日前有媒体报道,有些地方乡镇体育运动文化广场上的公共足球场长期被锁,居民只能在场外玩耍,或者付费才能进入。
这些问题总结起来就是,推进乡村全民健身,既要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又要建好、用好现有体育设施,解决持续发展的问题,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化,避免乡村成为全民健身的短板和洼地。解决这方面问题其实是存在契机的。当前国家正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级政府可以把体育设施和资源的下沉与利用,以及乡村体育文化的繁荣,纳入乡村振兴的整体行动之中。事实上,体育基础设施和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也是现代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应该获得公平的保障。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如果说奥运会是四年一次的“视觉大餐”,那么全民健身则是每一个平凡日子里都不应少的“油盐酱醋”,同样值得充分重视。
(作者:朱昌俊,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