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03日 星期二

    玉树的将来会更好

    ——写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之际

    作者:本报记者 万玛加 尚杰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03日 10版)

        玉树各族儿女身着节日盛装,手持洁白哈达,欢庆幸福新生活。冶青林摄/光明图片

        这是一年中青海玉树最美的季节。

        巴塘机场,每天十余架次飞机接续不断起降,“牛驮马运”彻底成为历史;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7万多只藏羚羊自由繁衍生息,昔日猖獗的非法盗猎已经绝迹;

        日益格易地扶贫安置小区内,600余户贫困群众住上宽敞明亮的藏式新居,“逐水草而居、靠农牧谋生”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赛马场上,万余名藏族儿女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欢庆新时代、新生活,感恩党、感谢全国各族人民,民族团结之歌越唱越响。

        成立于1951年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路感恩前行、砥砺奋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这里基础设施大提升、产业结构大调整、社会事业大发展、群众生活大改善、生态环境大变样,昔日封闭、贫穷、落后的旧玉树,正朝着健康、现代、幸福的新玉树奋力迈进!

    “我很牵挂玉树”

        2021年3月7日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内,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

        玉树州民族歌舞团团长扎西多杰在发言中介绍了玉树州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的进展。

        “我很牵挂玉树,今天听了你的介绍,很高兴。我相信,玉树还会发展得更好。”总书记说。

        “总书记热情洋溢的回应让我和每一个玉树人铭记在心,倍感亲切、备受鼓舞。”扎西多杰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玉树人,他见证、亲历了玉树的发展历程,特别是目睹了灾后重建的跨越式发展、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这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歌舞是玉树的名片,我创作的300多首歌曲和多部歌舞剧,表现的都是藏族儿女感恩党、感谢祖国的颗颗红心。”扎西多杰说,他的多部作品走出玉树、青海,让更多人看到了这片土地的变化。

        玉树市结古镇的甘达村,就是总书记震后去过的“海拔4000多米的村庄”。11年前的大地震,使全村房屋倒塌,成为废墟。当年启动重建、当年搬入新居,村民纷纷办起超市、养殖基地、炒面加工坊、冷库基地、手工制衣作坊……靠着双手开启幸福新生活。

        “去年,我们住进了政府统一建造的新房,80平方米,两室一厅。姐姐找到了工作,奶奶看病也能报销了。”23岁的藏族女孩公措毛是西安一所高校的大三学生,她说:“当年的受灾群众,都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让当地各族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谈到脱贫攻坚时特别强调:“要深入抓好玉树地震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让当地各族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玉树人民牢记这份嘱托,奋力决战脱贫攻坚。

        “玉树高寒缺氧、交通不便,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就是进入到21世纪,玉树的发展仍处于青海省的‘洼地’。”玉树州委书记蔡成勇说,玉树贫困发生率一度达到34%,是青海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我们咬着牙、憋着劲打了一场攻坚扶贫的硬仗。”

        “连轴转”,这是过去5年玉树州乡村振兴局局长昂文达哇的工作常态,挂图式作战、清单式销号、压茬式推进、高压式监管,一项又一项任务接踵而来,几乎没有给他喘口气的机会。最让他心痛的是,有17名党员干部,倒在了扶贫工作一线。

        艰辛的付出获得了回报。2020年,玉树州6个深度贫困市县摘帽、104个深度贫困村退出、12.98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3%以内。更可喜的是,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从5年前的2970元增长到9260元以上,年均增长20%。

        脱贫攻坚的大力推进,也补齐了玉树州的民生短板。

        看到今年的高考成绩统计单,玉树州教育局局长徐海十分激动,异地办学再次喜获丰收。为了缓解高中学位不足,玉树州近年来累计投入3.2亿元,实施异地办学“千人计划”,异地就读初高中、中职学生累计达到12375人,高原格桑花盛开在全国各地。

        同时,玉树州集中有限财力,全力投入教育,一口气建成玉树州第四、第五、第六民族高中,开工新建第八民族高中和州特殊教育学校,“在家门口上学”逐步变成现实,“不比牛羊比成绩”在农牧区成为常态。

        医疗卫生事业也获得长足发展,特别是在北京对口支援帮扶下,通过开展“组团式”医疗援玉,实施“手拉手”“结对子”“传帮带”计划和“专家上高原、健康进帐房”、先心病患儿筛查诊治等一批精准健康扶贫行动,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高原医疗队。

        放眼如今的新玉树,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受益的是群众。

    “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

        站在监控大屏前,玉树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操控按钮,就可以清楚查看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隆宝湖自然保护区、长江第一湾、昂赛大峡谷、玉珠峰等27个监测点位的实时画面。

        清晰度有多高?拉近镜头,爱心鸟巢里母鸟喂食幼鸟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

        敏感地点安装摄像头,这在玉树州生态环境局局长多加看来,像是有了“顺风耳”和“千里眼”,提高了监测效率。而1.8万名牧民变身生态管护员,进一步织密了环保网络。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玉树州,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三江源”之称,每年向下游提供超过290亿立方米的清洁水,是“中华水塔”的核心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玉树州以“绿色感恩、生态报国”思想统领工作全局,致力于增草、增林、增水、增群、增收、减畜、停采,构筑三江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旨在探索创建统一高效管理体制,破解“政出多门”“九龙治水”难题,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如今,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圆满完成。园区内,湿地面积进一步扩大,草地覆盖率、产草量分别比10年前提高11%和30%以上,雪豹、金钱豹等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绝迹几十年的水獭、荒漠猫等濒危动物频现央视镜头,藏羚羊由20世纪80年代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

        2017年7月,在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青海可可西里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1处世界遗产,这也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遗产地。

        吃“生态饭”,跳“生态舞”,做“生态文章”,已经成为玉树州从上到下的共识。

    “不断造福人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要坚守人民情怀,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提出殷切希望。

        青翠的巴塘草原上,玉树机场在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施工正酣。

        “巴塘机场改扩建,是对玉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最佳诠释。”玉树州州长索南旦增在察看施工现场时说,玉树机场在2009年投运时,每周才3趟航班,现在每天10余趟,去年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5万人次,这条3公里长的跑道将玉树与世界联系得越来越紧。

        2019年,玉树机场启动改扩建工程,新建9个机位、占地5万平方米停机坪,以及5770平方米航站楼,计划2022年10月完工。

        玉树机场的变迁,是玉树州公共基础设施的一个缩影。

        曾担任玉树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昂格,对第一次从囊谦到西宁上学的经历记忆犹新:“我先是从家骑马3天到县城,再坐汽车跑3天到玉树州,再从州上坐车到西宁又要整整4天。现在这一趟,走高速公路只用十几个小时,坐飞机就更快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玉树境内只有76公里的马车道路,基础设施“一穷二白”。如今,玉树州乡村公路已达1.13万公里,乡镇道路和行政村道路通畅率均达到100%,建制村客运车通车率达到100%。

        路通了,电也来了。总投资56.7亿元的330kV大电网进玉树、110kV电网六市县联网、农网改造等重大电力项目接续实施,解决了29万名无电地区农牧民群众的用电问题,保障了129座无电寺院的用电需求,农牧民群众彻底告别了用酥油灯、蜡烛照明的历史。

        现在,玉树州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日益加快,玉树市成功跻身“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囊谦县撤县建市工作扎实推进,称多、杂多、治多、曲麻莱县旧城改造成效显著。全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祖祖辈辈逐水草而居、靠农耕谋生的农牧民逐步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勤劳、淳朴、智慧的玉树各族儿女在三江源头挥洒汗水,健康、现代、幸福的新玉树在雪域高原蓬勃崛起,续写改革发展的精彩新篇章。

        (本报玉树8月2日电 本报记者 万玛加 尚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