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31日 星期六

    讲好新疆普通人的就业故事

    ——专访《向幸福出发》总导演赵翠云

    作者:本报记者 陈慧娟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31日 03版)

        7月29日,讲述新疆普通人劳动就业故事的纪录片《向幸福出发》在中国国际电视台和新媒体平台播出。摄制组先后前往阿克苏、喀什、乌鲁木齐、金华、东莞等地,纪实拍摄了8个人物的真实工作和生活场景,细致描绘了他们通过劳动就业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生梦想的励志故事。本片在此时播出有怎样的意义?背后还有哪些故事?本报记者对总导演赵翠云进行了专访。

        记者:请您谈谈此部纪录片的拍摄背景。

        赵翠云:我们的团队曾多次前往新疆拍摄制作纪录片,新疆一直是我们团队比较熟悉和关注的创作主题。2020年,我们策划制作了系列纪录片《我的新疆日记》,通过瑞士籍资深媒体人奥利弗的视角,深入探访多彩的新疆,向国际社会,特别是法语国家和地区,展现一个真实的新疆。2020年12月节目播出后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今年年初,西方个别媒体有关新疆“强迫劳动”的谬论甚嚣尘上,这与我们在新疆看到和了解到的事实完全相反,于是我们决定再策划制作一部关于新疆劳动就业现状的片子,讲好新疆普通人的就业故事。

        记者:您在此前对新疆劳动问题有哪些了解、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赵翠云:在开始拍摄之前,我们团队仔细研读了《新疆少数民族劳动就业调查报告》以及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新疆的劳动就业保障》白皮书,咨询了新疆大学、暨南大学等机构专门研究新疆的专家,还通过之前去新疆拍摄认识的一些人做了较为翔实的第一手信息搜集。

        人物调研过程中,我们从海量的线索中精心挑选了10多个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本地就业、疆内异地就业和跨省就业3个不同的维度。通过这些人的劳动就业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为了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生梦想而努力的蝶变过程。这些人物故事充分展现了新疆各族群众积极向上、在阳光下体面劳动的现实,客观真实反映出各级政府对劳动者权利的切实保障,驳斥了境外某些人所谓“强迫劳动”等谬论。

        记者:拍摄过程中有哪些您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

        赵翠云:这次拍摄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真的不胜枚举,以下是最触动我的3个人物:

        电商创业者阿迪力天生残疾,每只手上只有三根手指头。第一次见到他时,他主动伸出手来和我们握手问好,顿时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热情与自信。阿迪力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太好,为了补贴家用,他经常去街边摆摊挣钱。这段经历也让他对做生意十分感兴趣。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可以去乌鲁木齐参加免费的电商培训,这让他决定继续做从小就感兴趣的事。阿迪力学完电商后,认识了同样对电商感兴趣的两个创业伙伴。他们三个各有所长,有的善于发掘商机,有的善于沟通,有的高效执行,为了同一个目标不懈奋斗。我们完整记录下了他们第一次电商直播从准备到最终直播完的过程,当看到阿迪力用手指在键盘上一个一个敲下直播计划时,我们感到了他对梦想的坚持。

        维吾尔族姑娘排则耶艳在阿克苏地区纺织工业城工作,我们和她第一次见面是在她和男友一起去民政局登记结婚的路上。通过交谈得知,他们两人在上了一晚夜班之后,回宿舍换上了提前准备的西服和裙子,就马上坐车赶往男友老家的民政局。虽然一夜没睡,但他们都神采奕奕,脸上洋溢着幸福。排则耶艳从小学习成绩优秀,但由于父亲早逝,妹妹也在上学,家里的几亩地没法养活一家人,她在高中毕业后选择了外出工作。而在这之前,排则耶艳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初到阿克苏的她在师傅的帮助下迅速成长,很快就成了业务骨干。她在纺织厂认识了自己的另一半。他们计划结婚后用攒下来的工资在阿克苏城区买一套房,把排则耶艳的妈妈接到城市里一起生活。

        帕夏古丽来自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从小生活在帕米尔高原的雪山脚下。小时候,由于家庭变故,她早早放弃学业,外出打工。十几岁的帕夏古丽,在当地做过餐馆服务员、保姆等。直到10年前,听到村里有人说可以外出打工的消息,她第一个去报了名。母亲担心她的安全,但帕夏古丽还是坚持要去外面看看。就这样,她来到了东莞。虽然当初一起来的同乡因为种种原因最终离开了,但她坚持留了下来。她现在当上了工厂的车间组长,翻修了家里的房子。如果未来有机会,她想在新疆、在家门口开一个工厂。

        我们拍摄的人物有着不同的人生故事,但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庸的精神,一股用力拼搏的韧劲和积极拥抱机会的勇气。

        (本报记者 陈慧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