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回眸】
1944年,美国派往中共的第一个官方代表团——美军观察组带着政治使命来到了延安。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这些毛泽东口中的“战友们”在艰苦简陋甚至危险残酷的环境中,与中共和广大的抗日军民朝夕相处,深入交流,并肩作战。他们深入敌后根据地,在黄土高原的窑洞里、冀中平原的地道中、太行山区的小路上行进,对中共和敌后根据地展开了全方位的考察。这是一段鲜为人知却十分重要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与美国政府正式接触的开始,也是我党半官方性质外交的开始。
美国为什么要向延安派驻美军观察组?1944年,豫湘桂战役、硫磺岛战役和冲绳岛战役相继爆发,中国战场的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太平洋战场的美军虽然艰难取胜但伤亡惨重,罗斯福总统对战局的恶化十分忧虑,强烈敦促蒋介石积极抗日,并以加强与中共合作向蒋施压。美军当时还计划使用B-29新型远程轰炸机从中国机场起飞加强对日轰炸,并在研究拟从中国沿海登陆的作战方案,而无论是获取轰炸日本必需的华北等地的气象情况、日军部署等重要情报,还是在中国沿海登陆作战要求的有关配合,美国都需要与中共合作,这些区域普遍处于中共建立的敌后根据地或邻近区域。基于种种考虑,罗斯福总统最终决定向延安派驻美军观察组。
美军观察组全称是“美军中缅印战区驻延安观察组”,下设政治情报组、陆军情报组、海军情报组、气象组和营救组,由美方精心挑选的18名组员构成,大多数人长期在中国工作或生活,如组长包瑞德长期担任美驻华使馆武官,能说一口流利的北京话,重要成员谢伟思则出生在成都的一个美国传教士家庭。美国陆军中缅印战区司令部明确规定了观察组的任务:收集一切有关日军和中共的情报,特别要重视“共产党对战争所能作出的贡献的估计”“援助共产党,以增强他们战斗力的价值的最有效的办法”,为美海空军作战提供气象资料,等等。
史迪威是观察组成行的重要推手。他想减少美军的人力物力损失,但也深知国民党军队不足恃的无奈现实,转而希望通过武装中共以减轻美军压力。他本人又隶属美国共和党右翼,深知这个决定对他而言的巨大政治风险,需要充分证实中共的抗日决心与实力。为此,史迪威特别吩咐观察组一定要走出延安,多去敌后战场实地考察、一探究竟。
美军观察组于1944年7月22日和8月7日分两批飞抵延安。中共高度重视观察组的到来,将其看作是“我们在国际间统一战线的开展,是我们外交工作的开始”,进行了周到接待和积极配合。中共中央、边区政府和八路军、新四军等党政军的负责人多次会见观察组成员,在两个月内组织了十次报告会,详细介绍中共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抗日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及敌后战场作战情况,解答他们的各种问题。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也经常不拘形式地同观察组成员进行会见和交谈,毛泽东特意与谢伟思多次长谈,详细介绍了中共对形势、任务以及中美和国共关系的看法。
1944年9月以后,美军观察组前往敌后根据地参观访问,同时执行建立气象站、确认美军紧急着陆点等任务。八路军档案中有这样的记载:观察组“亲赴平汉沿线曲阳、新乐一代,参观地道、地洞,化装农民,深入群众,目睹严密构造,惊讶不已。”“徒步铁路边亲见十余日军从岗楼下来堵击他们,胜利归来,兴奋百倍。恰我卅团之侦察连,在正灵公路上设伏,消灭敌人数十,仅十余人逃脱,缴胜利品甚多,选为赠送,毕高兴已极。”
日方获悉有关情况后竭力破坏阻挠,以数千美元的高价悬赏观察组成员,不论死活,使观察组的行程常常与危险相伴。1945年1月,观察组成员惠特尔西为考察设立气象设施的地点,前往位于太行山区的榆社县堡下村,途中与日军遭遇不幸牺牲,八路军也付出了重大伤亡。
虽然很多组员具有美情报系统背景,在政治上多属右翼,例如组长包瑞德本人就极端反共,但政治立场并没有影响他们的专业判断。在观察组成员向美国政府发回的数百份报告中,他们明确提出了判断:“中国前途握于中共而不属于国民党”“救中国,非共产党之力量不可”等等,其正确性早已被历史证明。观察组还在报告中写道:“经过在晋绥与陕甘宁边区4个月的旅行考察,我坚信中共充分证实了他们所说的受到了人民拥护与支持的事实。”“共产党将在中国生存下去,中国的命运不是蒋的命运。”“每个八路军领导人,无一例外,都是坚韧不拔的,久经考验的志士,而且都能为老百姓提供一个充满活力的领导方案。无疑在今天的中国来讲,他们是最现实的,最脚踏实地的,最坚强勇敢的群体。”“几乎在日占区的每一个角落,延安方面皆有常驻情报人员或武装力量。因为他们不断与日军发生战斗,他们拥有敌军战俘与情报的出色资源。”中共是“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敌后军事情报来源”,中共“可以成为美国有效的盟军”,并建议美国政府援助中共并发展与中共的关系。
遗憾的是,这些来自一线的真知灼见和正确建议并未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随着冷战的兴起和麦卡锡主义的泛滥,观察组的一些成员甚至被冠以“通共”罪名。70多年后的今天回顾美军观察组的考察报告,不仅为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和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对思考和把握当下的中美关系也有借鉴意义。
(作者:王志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