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21日 星期三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完善中国画课程体系建设 培养全能型国画艺术人才

    作者:张顺琦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21日 10版)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高校是传承和发展中国画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阵地,三峡大学艺术学院一贯注重将学生国画基本功培养和审美感知力培养结合起来,在传统中国画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积极为学生创造观摩、实训、竞赛的机会,着力完善中国画课程体系建设,为培养新时代能创作、能创新、能感受、能鉴赏、能教学的全能型国画艺术人才奠定基础。在学院领导和教师的努力下,学院逐渐形成了系统科学、层次分明、内外结合,符合新时期艺术教育规律的课程体系,使学院国画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

    优化基础课程设置,夯实学生基本功

      中国画基础课程是教授国画艺术的概念、性质、形式、发展历史的入门课程,也是学生夯实工具使用、笔法技巧、造型能力等基本功的主要载体。学院秉持“创新优化、划分理实”的课程改革理念,对传统国画基础课程设置进行了深化重组,着重以新颖独特的课程形式丰富理论课程开展模式,划分理论与实践课程权重,引导学生沿着认识—理解—感受—深入—体悟—训练的习得逻辑,循序渐进地深入国画领域,筑牢理论与技能基本功。在具体课程设置上,一改理论课以教师单一宣讲为主导的模式,将教师宣讲、学生讨论、教师点评结合起来,强化师生互动,注重认知体验的优化;实践课程也从单一的课内训练延伸到课外,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充盈学生基本功训练时间。

    充实文化课程设置,丰富学生文化积累

      中国画分为山水、花鸟、人物等多种类型,讲究意境营造和气势开拓,对学生的文化素养要求较高。过去,中国画专业更多注重笔法技巧和构图造型能力的训练,以高强度的基本功训练统摄国画教育,如此则容易造成学生创作的作品有“匠气”而无“灵气”。这是由于学生缺乏足够的文化素养,一味追求像、真、实的模仿与还原,却不具备意境营造、气势烘托的能力,使学生的国画创作水平难以提升。学院充分认识到艺术与文化的联系,在优化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多门各有侧重的文化课程,内容不仅涵盖国画艺术,还包含文学、哲学、美学、历史等多种人文知识。学院倡导以“课堂学习+课外学习”“教师引领+自主探索”的课程模式开展文化课学习,力促学生文化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此项课程改革措施开展以来,学生的国画创作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并在多个校、市、省级艺术竞赛中斩获荣誉。

    开展“移动”课堂,提升学生艺术审美力

      中国画艺术需要静心修为,但也不是闭门造车的艺术。学院充分尊重艺术教学基本规律,不仅在基本课程和通识课程改革建设上发力,也坚持对课程执行模式进行创新探索。中国画课程创新改革战略实施以来,学院始终坚持将课内传授和课外观摩、实训结合起来,利用校内外资源,积极为学生创造国画艺术的参观、观摩、学习机会。积极与校内外国画艺术展览主办方和艺术机构沟通协调,为学生争取参观学习大师优秀作品的机会,由学院老师带队,将各种艺术展览和艺术峰会作为校外“移动”课堂,开展延伸性学习,不断提升学生艺术审美力。同时,学院还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学生实习,根据教学要求灵活选择地点,不断强化学生国画创新创造力,如组织学生到山水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长江三峡开展实景国画创作,提升学生国画创作技法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中国国画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文化底蕴和审美力。

    强化师资建设,做好课程实施保障

      好的课程需要好的师资来引领。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学院一方面积极搭建平台与国内外院校、艺术团体协会开展交流合作,另一方面努力为师生提供出国访问留学的机会,大力提升教师艺术素养和教学能力水平。学院先后建立了岩画研究中心、民族艺术研究中心、设计艺术研究所等校级科研和创作平台,为教师提供充足的成长空间。学院教师创作的多个优秀国画作品如《曙光》《客路青山外》等,近年来频频入围国家级协会组织的美术作品展,成为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作者:张顺琦)

      (广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