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我始终记得去年8月12日那激动人心的一幕——随着一声令下,宽22.8米、长144米的单跨过江下承式钢箱提篮拱主桥一“推”成功。橙红色的连心桥飞跨怒江两岸,怒江州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等群众的脱贫致富路更通达了!
我们公司是中交集团为改善怒江州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怒江脱贫摘帽而专门成立的,也是集团在怒江州的前沿支撑和服务单位。中交怒江连心桥的建设,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建桥的过程充满了曲折,我好几次感慨:难题从不绕着走,而是直奔我们来。
比如,连心桥头立着一棵有300年历史的木棉树,当地人称为“神树”。按照原先的施工方案,这棵古树会被挖掉。能不能保护古树、留住绿色?我们组织各参建单位反复研讨、优化设计方案,最后决定:桥位向北偏移30米,留住古树。这一移,成本增加了将近一千万元,可古树却变成了连心桥东端的“迎宾树”,与连心桥相映生辉,这种感觉,可真是再多钱也换不来的。
“移桥护树”的故事很快传开了,老百姓们交口称赞。他们说,中交怒江连心桥不但是一座致富桥,更是一座民心桥。
建桥的工程难度很大,有许多没遇到过的新问题。在做前期方案设计时,我们翻古书、查资料,发现怒江建桥史上并没有在江中筑岛围堰的记载,而我们的方案中有筑岛围堰的设想。到底能不能实现?我们邀请专家反复评审,一步步尝试、推理、演算、验证。渐渐地,许多难题被一一攻破,我们创造了在怒江中筑岛围堰的先例;还以小于2毫米误差的精度完成大桥合龙,将主桥跨径144米、单跨顶推100米的桥梁安全顶推到位。亚洲单跨顶推跨径最大的桥梁,就在怒江的湍流之上挺立起来了!
木尼玛意为“大地之心”,是怒江州福贡县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配套项目。在大桥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我们边设计、边施工、边调整。我就像只候鸟一样,频繁往返于怒江州政府与福贡县政府之间,一边与两级政府沟通交流、严格办理各项手续,一边机不离手、车上办公,并负责对大桥的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进行全流程管控,确保项目安全、质量可控,按期交付使用。
高山峡谷、道路崎岖、交通闭塞,以往的怒江总是以这样的面目示人。两座大桥的建成缓解了城区交通压力、完善了区域交通网络,不但带动商贸业、饮食服务业、旅游业发展,还促进了口岸建设。如今,漫步桥头,能看到连心桥灯火辉煌,如同彩虹,凌江飞跃;木尼玛两边拱门交相辉映,在夜空下闪烁耀眼。两座大桥成了深受群众和游客喜爱的网红地标,来桥上散步、拍照、直播的百姓络绎不绝。
更好的日子在路上,在我们脚下。我们将一如既往支持怒江发展,让怒江的经济早日腾飞,百姓都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张勇、张国圣、高平、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韩世炳、张国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