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13日 星期二

    横琴岛上的澳门故事

    作者:本报记者 罗旭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13日 07版)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使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更加紧密。新华社发

        大三巴牌坊是澳门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资料图片

        【看点】

        不知不觉间,珠海横琴已融入澳门青年黄景禧的“10分钟生活圈”。从澳门家中出发,驾车数分钟即可来到横琴的办公场所。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启动以来,越来越多像黄景禧一样的澳门青年正逐梦横琴,融入大湾区。

        2020年,在澳门大学博士后科研站工作的宋焱,来到位于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的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担任微电子研发中心技术主管。这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是澳门大学在珠海横琴新区设立的首个产学研示范基地。

        “澳门大学是‘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实践的见证,如果没有‘一国两制’,澳门大学不会有新校区,也没有澳门大学今天取得的成就。”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这样说。

        澳门大学前身为1981年创办的私立东亚大学。回归时的澳门大学,“蜗居”于凼仔岛一隅,面积只有0.05平方公里,有校无园。1999年12月20日以后,这所因“回归”而生的大学,才真正走上现代化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并在中央和特区政府支持下,不断加速发展。

        2009年6月,珠海横琴岛上约1.09平方公里的土地,被中央政府特批预留给澳门作为建设澳大新校区之用。2014年8月,澳大从澳门凼仔岛正式迁入新校区,面积是旧校区的20倍,校内各项设施配备均属世界一流。困扰澳门大学多年的空间问题得以解决。

        如今,澳门大学已经具备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拥有集成电路、中医药和智慧城市物联网领域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电子芯片设计领域的科研已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每年产出近2000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启用的最大意义,远远不止一个大学获得了新生,此举还意味着,“一国两制”第一次在港澳地区以外实现。在横琴校区,澳门大学师生们生活在中国内地,适用的却是澳门法律,两种社会制度在这里直接碰撞、交融,“一国两制”被彻底活化了。

        “我最深刻的体会是,横琴真的是粤港澳‘合力’的最佳交汇点。我们在研究中能得到来自澳门大学科研力量的支持,在实践中借助广东的产业优势,共同找到解决方案。”宋焱说。

        横琴不仅为澳门大学拓展了空间,也为澳门打开了新的天地。如今,横琴已与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共建产学研示范基地,澳门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全部在横琴设立分部。总投资约20亿元的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已完成一期建设,可为逾百家珠澳科技企业、高校和研发机构提供算力服务。

        新时代的横琴,正不遗余力对接澳门的教育、医疗、社会服务等民生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有效拓展澳门居民优质生活空间,同时推动珠海和澳门的城市功能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快速汇集,吸引澳门居民来珠海创新创业、生活发展,实现民心相通。

        (本报记者 罗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