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时,我作为学者代表受到接见,并就依法治国的历史借鉴作了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加强法治及其相关领域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对复杂现实进行深入分析、作出科学总结,提炼规律性认识,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撑。
治学70余载,我秉持“不偷懒,不自满”的信念,潜心法律史学学术研究,如今虽已年逾九十,依然深耕于教学科研一线,谨遵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贡献绵薄之力。
打破西方中心论的影响,需要拓宽中国法制史的研究领域,提升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世界性影响。知史鉴今,我坚持深入研究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共出版、主编学术专著和教材110余部。其中,《中国法制通史》《中国少数民族法史通览》等著作在学界被广泛认可;《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中华法制文明史》等被相继译为英、日、韩等外文出版。我和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律史学团队为奠定新中国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基础和框架范式共同努力。
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致力于以自己的学术成果为新中国法治建设提供法文化资源,多次为中央书记处、全国人大授课,应邀在“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演讲,录制“中华法文化”等法治宣传片,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深入人心。国家重大委托项目“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研究”交办于我校后,我被学校任命担任课题组首席专家,深感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带领学校的老中青团队深入研讨、精心打磨、反复论证,利用三年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通过课题研究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撑。
从为新中国培养第一代法学博士开始,如今我已培养博士生百余人。他们遍布全国法学院校,已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中坚力量。我坚持在学业上对学生严格要求,在生活中对他们无私关爱。“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不亦乐乎?”我无悔于教书育人的职业选择,也深感人才培养责任的重大,愿意来世还做“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