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优秀县委书记风采】
2015年,安徽省宿州市泗县还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2018年,泗县顺利通过了国家摘帽验收,成功摘下了贫困县的帽子,此后还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并连续3年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
短短几年,泗县发生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而这一切与一个人密不可分。这个人,就是2015年1月开始出任泗县县委书记的张志强。
脱贫攻坚践使命
张志强深知脱贫攻坚责任重大。一到泗县,他就琢磨,泗县要脱贫,首先要把工作路径找准,把内生动力解决好。
上任半个月,张志强就走遍全县所有乡镇,与县四大班子、老领导、部门负责人逐个谈心。他还利用3个月时间,带领县乡干部进村入户大走访大调研,形成了精准脱贫总体规划和行动方案。
路径举措明确了,谁来干?张志强从派驻村工作队入手,把最能“打仗”的人选派下去,让组织强起来,干部干起来,群众动起来。为了立起群众“精气神”,念好乡村“治理经”,他创新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爱心超市”“法治+扶贫”等,激发内生动力。他还将扶贫例会搬到镇村开,让村干部讲、让扶贫小组长讲、让贫困户讲,在全县形成扛责冲锋、尽锐出战的磅礴攻势。
认识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后,张志强启动实施“农民工回归工程”,推动外出就业有序对接,居家就业更加充分。实施“百果园、花世界、绿泗州”工程,培育10个万亩特色产业,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基地221个,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技能。
针对全县因病因残致贫率近70%,他推行贫困户住院“一站式”结算、“一托五”村级养老托残模式,成功破解这一难题。
县域振兴善作为
“泗县这几年的变化,真是令人惊叹!”说起这些变化,大家都赞叹县委的系统观念、超前谋划。张志强带头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是先把中央精神吃透,再转化为切实举措,为大家指路子、教方法,形成一整套推进机制。
脱贫的根本出路在县域发展,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也在县域发展。张志强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注重抓顶层设计,确立了“全市争第一、全省争上游、全面达小康”奋斗目标,明确了“工业立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引进长三角地区企业148家,推动汽车零部件、农机装备等成为全县发展主导产业。泗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位居全省前列,综合考核连续5年荣获全市第一。
“大干小难,小干大难,不干真难,干就不难!”张志强带领全县干部坚持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泗许高速、徐明高速全线通车,通用机场、合新高铁开工建设,全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县、国家纺织服装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28项国家级试点示范,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打牢了基础。
民生路上倾真情
走进泗县清水湾景苑小区,花园式的景观、完善的基础设施让人心情愉悦。而在6年前,这里还是泗县最大的棚户区,房屋破旧,污水横流。像这样的棚户区,当时全县有几十个。
“群众的居住环境改善不了,还怎么谈发展、谈民生?”张志强下决心实施棚户区改造,并提出了最佳位置、最优环境、最好质量、最佳服务、最快速度“五最”安置房建设标准,得到群众极大的支持拥护,更受到安徽省政府的奖励表彰。
为解决“本地看病难、外地看病贵”这一民生问题,张志强主动到国内一流三甲医院谈合作,3所县级医院分别与省内外知名医院实现托管式合作。如今,县乡村三级医疗水平整体提升,荣获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县、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要看病到泗县”成了周边地区群众的共识。
民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一点都不能马虎松懈。为解决进城落户群众“入学难”问题,新建改扩建城区中小学16所、幼儿园12所,增加学位3.5万个;针对“就业难”,构建“4+3”就业模式;养老、环保、信访、常态化疫情防控……张志强说:“发展的本质是为了人民,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干好泗县的事,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就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最生动体现。张志强没有豪言壮语,始终以对党的赤诚,牢记“国之大者”,以实际行动、过硬本领践行着忠诚干净担当。
(本报记者 罗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