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言】
为进一步规范高考志愿填报工作,日前,教育部提出,加强对社会培训机构或个人开展志愿填报咨询活动的监管,对于存在夸大宣传、虚假宣传、收取高价咨询费用、违规开展培训服务的中介机构、网站、App等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同时严禁炒作“高考状元”“高分考生”“复读生”等信息。
严禁炒作“高考状元”“升学率”等,相关禁令已强调多年。与之对应,每年高考后的“状元”话题依然未曾真正缺席过。近些年,一些地方确实拿出了比较具体的降温举措,比如“高分屏蔽生”的做法似乎在很多地方都已存在。但其实际效果仍难以高估。像今年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拿“考得比较好的”之类的表述来代替“高考状元”“高分考生”等说法的现象,颇有几分黑色幽默意味。
要改变这种状况,教育部门和学校除了在高考成绩出来后重申禁令,更要真正从教育政绩评价指挥棒的角度降低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在炒作“高考状元”上的可能。对“高考状元”话题的炒作需要改变,但更难改变的其实是整个社会根深蒂固的功利化教育思维与单一化的人才评价标准。这需要建立更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标准,客观看待分数在人才评价上的局限性,让不同情况的孩子都能获得有选择的成长路径。当前,要实现“高考状元”热的真正降温,不能只满足于文字表述上的降温。它的背后,更需要实实在在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生态的转变。当整个社会能够真正以平常心来看待高考和“高考状元”话题时,社会基于教育改革的期望才能实现。
(原载于光明网 作者:朱昌俊 摘编:郝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