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如何运用电视艺术来表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考验着电视工作者的创作才华和历史观。在这重要的历史节点,应时代召唤,继电视剧《觉醒年代》之后,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播出的《中流击水》接踵而至,将中国共产党苦难而辉煌的历史延展到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中山舰事件、“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直至井冈山会师,旗帜鲜明地追求艺术表达与历史逻辑的和谐统一,力求完整准确、形象生动地塑造好重要历史人物形象。
《中流击水》是对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局限进行是其所是、非其所非的全面反映,可谓是继承了《史记》的“互现法”。因为如果只看到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独秀作为民族觉醒的先锋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殚精竭虑而创造的伟大历史功绩,而忽视电视剧《中流击水》中陈独秀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的严重右倾错误,一味退让,那么这样的陈独秀其人是不完整的。可以说,《中流击水》与《觉醒年代》等影视作品,体现了主创者兼容并包的正确历史观。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对于当下受众的审美鉴赏水平是一次涵养和提升,对于受众树立辩证的历史观也是一次洗礼与锻造。
其次,从叙事创新上看,《中流击水》还应用了伏脉的叙事手法,做到了我们常说的“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出自《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石头记》)”。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恢宏历史的每一部电视剧由于观照对象有侧重,一些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自然各有详略。《中流击水》讲述的“五四运动”时期远在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发起营救运动,就与《觉醒年代》中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在北京发起的新文化运动等重要历史事件形成“有隐有见、有正有闰”的主次之别,使观众能在领略英雄群体各自美学意象中完成对整体历史事件的把握。《中流击水》选择了以毛泽东为主视点,重点聚焦于共产党早期几位成员身上,同时兼顾次要人物,由此形成纵横交错的叙事网络,众多人物互相呼应。更为重要的是,《中流击水》还试图寻找宏大叙事与个体关注的“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辩证平衡,并由此传递出更加动人的艺术张力和感染力。无论是年轻的周恩来去法兰西留学前与邓颖超的不舍惜别,还是毛泽东和何叔衡的宿舍谈话,或是身处狱中的陈独秀对儿子的告诫与教诲,都是个人生命火花的细节展现。历史逻辑这一“存在物”与个体生命火花的理想之光的艺术表达,在此时完成了和谐统一。
当然,这种艺术表达与历史逻辑的和谐统一还运用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意象营造。《中流击水》中的红船作为核心意象,完成了整部剧的建构与连接。剧中的红船首先是实体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址。剧中对这一幕的艺术表达体现了主创者高超的意象设置技巧:南湖浩渺烟波之上,停泊着一艘画舫,船并不大,船舱中十几位青年围坐,神情坚毅、斗志昂扬,透过窗门所见是漫天的彩霞和初升的太阳,剧中人何叔衡发出感慨:“今日所见,天也年轻,水也年轻,船也年轻,人也年轻。”苦难的中国在此时迎来了新生的中国共产党,一群年轻人因为共同的理想信念走到一起,青年人脸上洋溢的笑容与远处的彩霞交相辉映。而在船头,时年28岁的毛泽东畅想着下一个28年后的中国是什么景象,并留下了“凡中国之工人都有工做,中国之农民都有地种,中国四万万同胞,人人皆是国家之主人,谁也不会再喊肚子饿”朴素而伟大的愿望。这种愿望与建党的初心和使命相符合,使这一英雄群体的个人理想向政党宗旨跃升。
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这个重要历史节点的电视剧作品,《中流击水》坚持了人民英雄史观。《中流击水》中,毛泽东在江西萍乡安源煤矿考察时,鼓励路矿工人建立工人俱乐部,并在14岁的矿难工人“小油灯”坟头撑开油布伞为他遮风挡雨。正是这些“小油灯”们,将革命的星星之火燃烧为燎原之势。至此,《中流击水》主创者的艺术表达与“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逻辑,完成了令人信服的和谐统一。
(作者:仲呈祥系著名文艺评论家、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张金尧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