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
语文课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革命传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天然使命。然而,通过语文学习厚植红色基因不能变成机械、生硬、空洞的反复说教。如何让课本里的党史变得具体可感,让革命故事鲜活起来,让革命人物可亲起来,让革命精神传承下去?我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课文《军神》为例,谈谈我的思考和认识。
《军神》记叙了年轻的刘伯承将军在沃克医生的诊所进行右眼手术时拒用麻醉药,忍着剧痛做完手术,还数出了医生的刀数,被沃克医生赞为“军神”的故事。课文中有许多内容值得咀嚼,比如:刘伯承起初为什么要对沃克医生隐瞒自己的身份?刘伯承不肯施行麻醉的原因是什么?在手术过程中对“手”的细节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课文为什么花很多笔墨写沃克医生态度的变化?如果对这些问题不予细究,学生感知到的革命人物形象可能会平面与抽象,难以主动去思考和理解“军神”意志背后的动力源。
于是,我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了两处重要的资料补充:一是刘伯承参加讨袁护国战争受伤并被通缉的背景;二是刘伯承在辛亥革命时期毅然从军,后来参加历次战争,实践了当年“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顾一身之富贵”誓言的故事。这样的史实拉近了学生与革命先辈之间的距离,使他们更好地体会到刘伯承为了革命事业忍受一切痛苦的精神光彩。
接着,我引导学生关注手术中的细节描写,观看相关电影,并请学生揣摩人物心理。学生的情感被充分激发,人物就在学生心中“活”起来了。
继《军神》一课后,我又组织学生以独立阅读的方式学习了《清贫》《丰碑》,再联系《军神》之前学习的《青山处处埋忠骨》,进行单元总结和拓展,开展系列实践活动。
通过多年的课堂实践,我深深认识到:革命题材的课文教学,需要努力消除学生与文本之间因时代差异而造成的隔阂,尽量还原到真实情境中,让学生产生亲近感;需要抓住典型细节,理解文中人物的心理冲突,从而体会感动、表达感动;需要聚焦价值旨归,做出准确而有感染力的解读。因而,语文课中的革命教育一定要依托于语言的张力,具有人情味、艺术感,直抵学生心灵深处,融入其精神追求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这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使命与责任。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语文教材的育人作用,让课文成为“触发器”,让革命教育的影响通过语文学习变得更深远、更广泛、更丰厚。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王美莹、靳晓燕、王斯敏、蒋新军
学术支持 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