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本期嘉宾:
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王炳林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顾问 李刚
“如珍珠一般串联起党的百年壮阔征程”
记者:革命文物有何特质?与一般的文物相比,有何不同?
李刚:革命文物与广义的博物馆藏品有很大不同。从文物价值来看,革命文物以文书档案、遗物遗迹居多,往往具有强烈的精神内涵和情感属性,反映的是一代人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从社会记忆来说,我国很多革命纪念馆是借助旧址或复原故居开放的,馆内的革命文物并不是简单介绍相关人物、事件,而是以真实场景昭示了一种精神力量,为国家、民族提供了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
王炳林: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辉煌历史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灿若星河的革命文物。这些文物如珍珠一般串联起了我们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壮阔征程,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史,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历史资源。
革命文物记录着红色岁月,蕴藏着爱国、团结、奋斗、创造、梦想等优秀特质和禀赋,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党兴党、奋发奋进精神力量的重要载体。
整体工作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存在短板
记者:当前革命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怎样的进展,还存在哪些不足?
王炳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的革命文物制度设计不断完善,各地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协同创新工作格局已基本形成。《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等相继印发,为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提供政策指引;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获批成立,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相关部委打出政策“组合拳”,先后公布了两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为革命文物工作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支持。北京、山东、江西等多个省级文物部门设立了革命文物保护处,革命文物工作扎实推进。
同时,全国各地区各领域革命文物家底基本摸清,革命文物大数据库基本建立,让我们对革命文物的数量、现状、特色等“心中有数”,为保护、管理、运用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李刚:当前革命文物工作仍然面临一些不足,突出表现在人才队伍上。一方面,“塔基”不稳,讲解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及稳定性与革命文物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影响了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塔尖”薄弱,缺乏知名专家与高端人才引领行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革命文物事业的发展高度。对此,应在强基础、补短板上下功夫,处理好“物”与“人”的关系。
让革命文物“开口说话”
记者:如何更好地发挥革命文物作用?
李刚:文物保护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处理好保护、管理、运用三者关系,关键是把握好“度”。既不能过度保护,使革命文物丧失活力;也不能过度开发,使革命文物难以存续。要修旧如旧,保留原貌。
王炳林:革命文物本身是静默的,要想办法让它们“开口说话”,讲好红色故事。一是拓展革命文物利用途径,充分挖掘其蕴含的厚重历史意义、不朽革命精神。二是要创新革命文物的传播方式,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把文物保护好展示好,把文物背后的党史故事和革命精神讲好、讲深、讲透。三是提升革命文物展示水平,营造“革命文物人人保护、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的社会氛围。四是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力度。对于现有的革命文物,应实施维护和修护计划;对新发现的革命文物,要开展抢救性保护,征集革命文物资料。
“跨界融合与资源开放共享是发展必由之路”
记者:在“互联网+”背景下,革命文物工作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王炳林:一方面,“互联网+”背景下,革命场馆原来的时空局限被打破,原有的学科领域壁垒被打通,观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虚拟空间或硬件设备保存纪念馆的革命文物资源,实现革命文物在时间、空间上的延伸;另一方面,人性化、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服务体系正逐渐成为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评价指标。基于大数据分析,将受众依据不同条件加以划分,有助于革命纪念馆开展跟踪服务、精准服务、知识关联服务和宣传推广服务,形成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个性化教育产品,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
“互联网+”大潮下,跨界融合与资源开放共享是革命纪念馆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实现纪念馆内部和外部的跨界融合与开放共享,对受众进行分层次分对象的研究,并创新展示手段,提高展示水平。
李刚:去年以来,“云展览”让红色纪念馆“圈粉”无数。当然,这只是“互联网+”背景下革命纪念馆新业态的表现形式之一。需要看到,网络已经成为纪念馆与观众之间的桥梁,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经由它,纪念馆可以直接将场馆动态、文物知识等内容精准投递到观众面前,丰富了纪念馆的服务形式。这种背景下,革命文物工作如何运用好互联网和新技术,是吸引观众、发挥教育功能的关键。
为此,应创新工作思路,将网络传播工作植入纪念馆的日常业务流程中;建立全媒体传播矩阵,不断延展内容的广度深度、温度厚度;组建网络媒体运行专业团队,提升网络平台运营能力;既注重知识传播,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
(本报记者 张胜 王斯敏)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王斯敏、颜维琦、张国圣、胡晓军、周仕兴、高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