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进行时】
截至5月31日24时,天津市累计接种13176615剂次,全人群接种率54.1%,18岁以上接种率64.1%,距实现70%以上全人口覆盖,建立免疫屏障仅咫尺之遥。
为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天津市建立了高效统一的领导指挥体系,专门组建工作专班,下设统筹协调、疫苗接种等9个工作组,统筹疫苗接种方案制定、目标人群摸底、疫苗供应保障、医务人员培训调度等工作。
天津市实施了三级督导、一体服务工作机制,切实将疫苗接种责任落实到位、压力传导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市委一级督导——专门成立16个检查指导督导组,16位市领导分别带队,深入基层一线检查督办;疫苗接种指挥部二级督导——每日召开调度会,坚持问题导向,督促各区真抓实干;“蓝军”三级督导——市委督查室和市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联合组成督查“蓝军”,对各区疫苗接种情况进行明察暗访,构建部署、推动、督导、整改工作闭环,推动工作落实落细。天津市还组建了8支由市卫健委负责人带队、各单位派员、疾控专家参与的驻区工作组,坚持一线指导、一线服务,帮助各区解决实际问题,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天津市从3方面入手加强疫苗接种能力建设:一是强化疫苗供应保障能力,采取“三日滚动”的调度方式,精准计算每批次疫苗入库3日内的接种人群和接种数量,按日制定接种计划,确保到位疫苗第一时间全部接种。二是强化接种队伍保障能力,全市除全面启用168家常规免疫规划门诊外,新建临时接种点222家,统筹建立市级移动接种队88支,8808名医务人员放弃公休日全力投入疫苗接种工作,全市单日疫苗接种能力达38万人。三是强化接种经费保障能力,医保部门一次性提供5亿资金,全面保障疫苗采购费、接种服务费,财政、网信、工信等部门积极保障冷链储运、信息化建设等项目经费。
天津市按照“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标准,确保最大限度摸清目标人群底数,将所有摸排出的人员建档立册,根据人群所处行业、所属单位、所在社区等分块分组,按每日疫苗供应量分批压茬推进,做到确认一批、预约一批、接种一批、谋划一批。
为强化接种人员健康安全保障,天津市专门制定了新冠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方案,明确救治设备、药品和抢救器械清单,以及各项工作流程规范。同时,抽调二、三级医院2142名医务人员组建557个医疗保障队,抽调1983名院前急救人员组建120医疗保障队,设立首诊定点医院32个,确定医疗救治专家组专家365名,全面强化接种前禁忌症判定、接种中准确操作、接种后规范留观等各环节工作,确保做到救治系统化、报告规范化、处置规范化、管理流程化、专家值守多层化、巡回督导常态化、救治信息可追溯化、分类处置精准化。疫苗接种工作启动以来,天津市未发生疫苗和操作相关的差错和事故。
为全面掌握全市疫苗接种情况,合理调配资源,快速有效推进接种工作,天津市疫苗接种态势感知平台发挥了显著成效。这一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算法模型,对全市多维、海量、动态的数据进行实时比对和分析验证,实时显示全市各区、各行业疫苗接种工作进展情况,感知疫苗接种需求和工作态势,为天津尽快实现免疫屏障提供了信息化保障。
4月25日,天津市超预期进度实现新冠疫苗首剂接种40%全人群覆盖之后,平台仅用一天时间快速调整算法模型,重点监测分析第二针接种情况,为新阶段的工作部署及时提供数据分析决策,发挥了“活”数据的应用价值。此外,平台还与天津健康码打通,在津心办App、津心办支付宝小程序和微信小程序亮码页面下方,更新疫苗接种状态信息,随时提示疫苗接种进度。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的市民出示亮码页面时,会出现疫苗接种“津盾”图标,充分发挥正向激励引导作用。
(本报记者 陈建强 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