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07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辉煌印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篇)    上一版  下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07日 星期一

    兵团精神生生不息

    作者:本报记者 章文 方莉 王瑟 《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07日 07版)

        【记者手记】   

        “身经千百战,高歌进新疆……愚公能移山,我开万古荒。”他们,来自遥远的西北边陲;他们,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战士是他们的名字,无私奉献是他们的誓言。遥想当年,兵团第一代拓荒者昼夜兼程,马不停蹄,奔赴天山南北,为共和国屯垦戍边。

        67年来,一代又一代兵团人汇聚所有的智慧和力量,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奋进”的兵团精神敢想敢干、勇于担当,在西北荒原上创造了胜似江南的人间奇迹。

        如今,踏上这片曾经的亘古荒原,放眼望去,满眼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让人不由感叹一句,这血与火铸就的兵团精神生生不息!

        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个有些神秘且遥远的群体。王震将军和垦荒戍边的人民军队,是记者记忆里对兵团的最初印象。而此次采访,令记者印象最深刻的,当数“不与民争利”的兵团人在戈壁滩上建起的那一座座新城。

        在中国的版图上,有一块与哈萨克斯坦交界的地方,驻扎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这块夹在天山和阿拉套山之间的盆地,辽阔又荒僻。

        第五师双河市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六军十六师。1949年11月,这支部队跟随王震将军凯歌进疆,进驻哈密,建政剿匪,屯垦安民。1963年,根据戍边需要西迁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继续担负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重任。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兵团第五师设自治区直辖市——双河市,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

        来到第五师双河市,可以感受到万亩胡杨林在风沙苍茫中的无言坚守,现代农业生产区内优质的棉花、小麦、玉米、马铃薯等农产品展现出勃勃生机,项目建设现场有条不紊,企业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一幅幅兴旺繁荣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从屯垦戍边到建城戍边,从丝路驿站到军垦新城,昔日盐碱滩涂如今变成边陲新城,艰苦简陋的地窝子化为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双河中心城区绿化面积9100亩,绿化率达45.2%,几代军垦儿女用勤劳的双手实现了戈壁滩上建花园的梦想。

        如今,在这里工作生活的13万军垦儿女,大多是“兵团二代”“兵团三代”,他们来自四方,乡音各异,却依然有着与先辈们一致的目标——用青春和热血扎根边疆、报效祖国。

        以城市经济为龙头引领、团场经济和开发区经济两翼齐飞的“一主两翼”经济发展战略,“一山两湖九园”全域旅游战略,“文化塑城”理念……蜿蜒曲折、奔流不息的博尔塔拉河、精河,见证着这座兵团城市的变迁——城镇焕然一新、民生大幅改善、产业兴旺繁荣、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如今传统与现代相伴,军垦文化与民族文化共融,伴随着这座新城崛起。此刻,记者眼前翻涌着万顷绿浪。除非身临其境,不然你很难感受到,这一座座在沙漠戈壁上建起来的绿洲城市有多么来之不易,这些背后默默奉献的兵团建设者们需要何等的勇气和毅力。

        荒原上的兵团人就这样一代接着一代薪火相传,顽强履行着他们的使命,正如那沧桑质朴的胡杨,一身“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铮铮傲骨。

        (本报记者 章文 方莉 王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