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从历史中吸收养分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强调:“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历史承载国家和民族的兴盛衰亡,是最好的老师、教科书、营养剂与清醒剂。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的连续性文明,其中沉淀的知识、文化、经验以及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赋予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只有知道中华民族从哪里来,才能更好思考往哪里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中国悠久历史孕育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近代历史则记录了旧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独立民主的艰辛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要特别注意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100年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留下了宝贵经验,值得后人反复学习体会。中国这艘巨轮想要行稳致远,同样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党史教育。
开展党史教育,高校是重要阵地。这不仅因为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本就是高校的立身之根本,还因为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因此,高校是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着力点。
党史教育能够坚定民族自信,强化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在高校开展党史教育,就是要让青年人知道,在救亡图存的艰难岁月中,面对内忧外患,无数共产党人以生命为代价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最终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奋斗与拼搏、流血与牺牲,彰显着全体革命人士矢志不渝的爱国信仰和民族大义。党史是帆,为巨轮提供动力,在汪洋中乘风破浪。从党史教育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勇气,建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将让我们更加勇敢直面国内外各种挑战,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进。
党史教育能够指明前进方向,指引正确道路。在高校开展党史教育,就是要让青年人明白,百年党史蕴含着无数治国理政的智慧,是广大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成长和自我革命的“正衣镜”。党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不断战斗,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取得了辉煌成就。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前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后者也具有强大的指导作用。在党史教育中汲取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一伟大进程中所包含的政治智慧及力量,有利于我们增强执政本领,规划正确前进路线,有利于党和国家统筹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史教育能够稳定队伍,永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高校开展党史教育,就是要让青年人清楚,在革命岁月中形成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强大的革命精神,始终是党和人民克敌制胜的精神支柱,以及不断开拓新征程的精神密码。在高校开展党史教育,传播正确的党史知识,有利于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从红色精神中锤炼党性,坚定理想信念。
在高校中开展党史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伴随互联网技术逐渐普及并深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以及人们对于党史理解越发深入,党史教育也应不断推陈出新。比如,可制作推出党史教育系列短视频,通过严谨扎实而又不失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内容入脑入心。近期备受关注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被称为“党史学习的优质教科书”,其经验也值得总结和借鉴。不同于传统历史剧,该剧叙事策略新颖,剧情可看性强。此外,北京大学图书馆设立“大钊阅览室”复原李大钊办公场景、北京邮电大学开展“赏邮票 学党史”主题系列活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排演《共产党宣言》话剧等创新之举,也都可圈可点。
学史以明智,鉴往而知来。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党史教育,让红色基因和革命薪火代代相传,这是新时代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艰苦奋斗、勇毅前行的不竭动力。
(作者:陈思蒙,系南京传媒学院党委书记、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