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观察】
每个贺岁档,喜剧片总能收获不错的票房。
每家电视台,喜剧综艺总是保证收视的“金钥匙”。
每年春晚,能带来“笑点”的小品总是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
随着轻松幽默、犀利有趣的文艺内容成为当下社会的刚需,喜剧文化开始渗透进文艺创作的各个方面,也反映了正在改变中的时代审美风尚。
喜剧文化从文艺向其他领域外溢,被社会公共话语吸纳
媒介技术的升级迭代塑造甚至决定着人的感知方式,影响着审美风尚的变迁。
如今,媒介融合正朝“万物皆媒”的方向进军。追求通俗、戏谑、喜感是大众文化的显著特征。在媒介技术的支持下,大众文化获得更大舞台和更大声量后,大众文化中的娱乐元素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信息场中渗透,整个社会泛娱乐化的氛围会越来越强烈,这又反过来推动了喜剧内容的生产和传播。
喜剧传播力和影响力日渐扩大的一个表现是,喜剧化的表达开始从文艺创作溢向其他领域。比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在B站开设的刑法课程以风趣幽默的讲授风格吸引了大批粉丝,被评为“2020年度最高人气UP主”;“混知”等自媒体长期用漫画解读经济、物理、医学、历史、哲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原理,几乎每篇讲解的点击量都能超过十万,读者中既有普通用户,也有专业学者。
与刻板的说教相比,人们显然对轻松愉快、有喜感的内容更加偏爱。当一贯以严肃面孔示人的精英文化开始以诙谐的形式呈现时,带给人的不仅是新鲜感,更意味着精英文化借助喜剧化的表达走出了“象牙塔”,走向了普罗大众,反映了“信息平权”和“知识普惠”时代的到来。
喜剧化的表达让各类信息便于传播、易于记忆,拉近了同受众的距离,也渐渐被社会公共话语吸纳。比如,当下新媒体平台的标题和行文已经普遍自觉区别于传统的报刊语体,不少政府机构新媒体文案的语言风格越来越接地气。再如电影《流浪地球》上映期间,很多城市的交通指示电子屏幕纷纷换上影片中“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的台词作为安全提示。不久前推广接种新冠疫苗时,不少地方的宣传条幅上也出现了一些富有“网感”的幽默标语,甚至像“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这样的口号还登上了国家级媒体平台。这些喜剧化的宣传语,不仅体现了政府部门宣传思维的转变,也体现了政府治理手段的进步——用柔性而非强制的方式与群众沟通以达到说服群众的目的。
插科打诨包含中国智慧,幽默吐槽宣泄情绪压力
任何流行风尚的背后都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滋养和时代文化心理的助推,喜剧文化也不例外。
自古以来居于主流地位的文化产品、艺术形式往往是正剧式的甚至是悲剧式的,带有康德美学意义上的崇高感。然而,包容、多元的中国文化同时为轻松愉快乃至辛辣讽刺的喜剧文化留下了充裕的生存发展空间,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不缺乏喜剧基因的。
中古以降,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从勾栏瓦舍到书场园子,喜剧或带有喜剧元素的作品、产品始终是文化消费市场上的宠儿,主流文化对喜剧、喜剧文化历来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包容甚至欣赏。家国天下与柴米油盐并行不悖,高台教化与插科打诨相互包容,这是中国文化的智慧。
除了传统文化中的喜剧基因,喜剧在当代中国社会流行起来,也跟当下人们希望通过喜剧缓解压力、疏解心绪的诉求有关。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使当代审美心理对孤独、迷茫、焦灼等情绪的处理更加积极达观。
与或严肃或颓丧的姿态相比,喜剧中的诙谐幽默、机智戏谑既能有效表达态度,也能巧妙化解矛盾,促进人与人的有效沟通。在网络平台上,像papi酱等网红博主制作的吐槽类短视频热度很高,这类视频就沟通障碍、观念差异等工作生活中的常见矛盾和困惑,采取夸张、换位、正话反说的方法表达观点,幽默中不乏讽刺的锋芒,在帮助观众宣泄情绪、释放压力的同时,也会引导观众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个人完成自我心理调适。
过去,习惯阅读书报的读者与爱追肥皂剧的观众是差异显著的两个群体,而今那些曾被媒介切割开的群体正朝着网络聚集,偏好轻松、戏谑的文化氛围从青年网络文化圈快速向外扩散。2020年抖音用户画像报告显示,41岁以上的用户占比已经达到19%。网络流行文化中的很多“梗”不再只是青年人热衷的话题,也同样被中老年群体熟知。无论说“网生代”步入了中老年,还是说中老年人的思维、审美在向“网生代”靠近,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两个曾经在审美上存在巨大差异的群体如今有了共同的审美空间。有了共同的审美空间,也就有了建立价值共识的可能。从这个角度讲,喜剧文化为不同年龄的群体建立价值共识搭建起了一座桥梁。
坚守价值立场与情感温度的喜剧才有生命力
如今的喜剧文化热反映着整个社会趋向积极、年轻的精神面貌,也掺杂着一些消极因素。比如,个别人为赚流量、博眼球,把不适合开玩笑的题材喜剧化;还有不少内容生产者一味迎合少数人喜欢“爽文”“爽剧”“刺激”的趣味,放弃了文艺作品的社会责任和艺术追求。
任何流行文化都不应损害公共价值,违背道德准则。当喜剧文化变成粗浅的恶搞时,带来的不是愉悦和放松,而是庸俗、低俗、恶俗。高明的喜剧并非闹剧或丑剧。正如19世纪英国作家梅瑞迪斯所说,对于喜剧的真正考验在于它能否引起有深意的笑。因此,好的喜剧作品能与社会文化建设产生良性互动,在带给人消遣的同时还能带给人审美的享受。
纵观喜剧发展史,只是以简单逗乐为目的的喜剧作品,哪怕能够引发快乐狂欢,其生命力也是短暂的。只有坚守价值立场与情感温度的作品才能经受住市场、时间的双重考验,拥有持续的生命力,中西经典喜剧莫不如此。莎士比亚在喜剧《威尼斯商人》风趣幽默的对白里嵌入了密集的双关语,借此表达对智慧和公正的赞赏;王实甫的《西厢记》里那些引人发笑的台词、情节均指向青年男女在嫁娶不自主的时代追求美好爱情的决心。当代含有喜剧元素的现象级影视剧作也延续了这样的品质。杨洁执导的电视剧《西游记》中不乏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因个性差异、误会等引发的笑料,但笑料中既有耐人咀嚼的讽喻况味,更凸显了在理想信念支撑下不畏艰难、积极乐观的精神。创造出票房奇迹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你好,李焕英》都具有浓烈的喜剧风格,而影片最动人的主线是伟大的亲情。这些影视剧作的笑点设计无不与人物性格、故事情境紧密相连,随情节发展自然产生,绝非为了所谓的“喜剧效果”而堆砌包袱,更没有在观众与主人公共情的关键时刻强行搞笑、破坏气氛,对分寸的拿捏相当精确。可见在倡导积极价值、符合生活逻辑、契合情节人物、把握包袱尺度的基础上探索时代化、个性化、风格化的表达,是古今中外优秀喜剧作品的共同特征,也是所有喜剧创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当代文化环境中,除了用来娱乐,喜剧更成为价值输出、知识传递、交流对话的重要手段。社会需要更多优质喜剧作品。在今后的创作中,广大创作者要注意喜剧的内在意蕴和审美倾向,避免作品走向碎片化、娱乐化、浅表化;要让喜剧作品浸润着人性温度,承载起人文关怀,在笑声中表达对现实的思考,完成对心智的启迪。
(作者:刘洋,系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