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管理学院坚持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举措,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近年来,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培育应用型办学特色,取得较好成效。
注重对接行业发展需求
学校始建于革命老区山东沂水,前身是1950年组建的山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学校坚持依托工会,服务工会,传承工会爱党爱国、崇劳尚能的基因,先后打造山东省工会理论研究、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和工会专业人才培养4个基地,把工会与劳动科学研究成果、咨询案例和调研活动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将劳模和工匠引入校园,带进课堂;利用产业工人技能大赛平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对接工会事业发展需求,打造工会与劳动特色专业群,劳动关系专业、财务管理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
围绕“培养劳动情怀深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构建“两突出、三途径、五平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突出能力培养和学生发展,依托校地融合、校会融合、校企合作3个途径,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举办专业、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培养人才,对接地方、行业企业以及工会事业发展的需求,按照OBE产出导向理念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集中实践和第二课堂5个应用型课程平台,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如劳动关系学院形成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劳动关系治理人才培养模式;智能工程学院“双螺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获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会计学院开展知识点应用场景教学研究与实践,推进“大智移云物区”新技术应用;工商学院构建了“商工融合、劳创共驱”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近三年,学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6项,省级49项;获省级及以上大学生竞赛奖729项,就业率在93%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注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聚焦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结合学科专业优势,重点对接电商扶贫和乡村振兴、非遗传承和文化服务、信息管理和智能制造3个领域,创新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模式,共同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在山东省9个地级市28个县(区)开展电商扶贫服务,打造“中国淘宝村”8个、“中国淘宝镇”2个,销售额近亿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打造齐鲁样板示范村2个,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划8个;获批“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与地方政府共建齐鲁年画研究院。2018年,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入选山东省“十三五”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泰山学者”技术团队开创“政务云”云计算服务模式,带动济南市4万余家企业上云,为重工集团、三箭集团、济南轨道交通等100多家企业定制开发云服务应用产品;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为济南市大数据局、司法局、总工会等20多家单位提供政务云服务;中医药云服务实验室为52家医疗机构提供数据收集及挖掘分析服务10万次;获批山东省智能制造与数据应用工程实验室和“互联网+”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是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起草单位。
学校是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示范校和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被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学校是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和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获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入选“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建设院校和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建设院校。
(冯庆禄 邹广德)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