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在科技研发方面,从1到N的技术引进远远大于从0到1的技术原创。新时代,从思想上,我们应摒弃急功近利的思维模式,转变过去的引进跟随模式,提倡坐“冷板凳”精神,鼓励敢于进入“无人区”的创新模式,为科研人员提供适合进行原创性突破的环境。
当前,科研创新中不利于人才发展的氛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问题:基础研究缺乏稳定性经费的持续支持;科研成果结题过于烦琐,评价机制人为因素过多,重数量轻质量;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转化不畅,导致基础研究向应用成果转化不利。从高校来说,虽然我国SCI论文数现位居世界第一,但顶尖创新人才、原创成果却落后于一些西方国家。
究其原因,从总体上来说,是由于不少高校存在“唯论文”倾向,一些企业的研发资金投入不够,缺乏突破“卡脖子”技术所需的人才投入与创新机制,导致工业领域许多关键技术多年来一直受制于人。因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第一,围绕“卡脖子”技术建立校企结合的基础研究攻关平台,鼓励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与合作模式,突破研究经费持续性与人才待遇保障性的瓶颈。
第二,围绕“系统性思维”建立学科融合创新模式,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或跨学科研究,引导和激励科研人员进行学科交叉的原始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创新体系。我最近牵头编写出版的四网(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人文网)和四流(能源流、信息流、物质流、价值流)融合产业发展白皮书就是基于系统思维,从哲学思想、科学理论和工程实践融会贯通。
第三,坚持产业链共性关键问题为需求导向,建立围绕产业链短板进行重点攻关的合作平台,从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
第四,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与评估机制。对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人员实行分类评价机制。重点鼓励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的合作研究,加大相关的投入。
对于基础研究来说,不宜有过多限制,只要符合科研规律就可以。基础类研究成果由于其研究的自由探索性,其理论价值的显现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评价时可适当延长评价周期,扩大国内外同行评议的范围,重点考察其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尤其是对应用研究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从0到1,考验的正是“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和底气。只有当科研人员不用再为科研经费而奔走,不被一些无关紧要的科研评价体系所困扰,可以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前沿基础科学研究,才能引领科技创新在应用中创造出真正的价值。
(作者:陈清泉,系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