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共和国的南海之滨,海天一色,碧波万顷,一段跨越发展的非凡历程在这里展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海南实现了从封闭落后的边陲海岛到改革开放重要窗口的历史性巨变。
回首百年历程,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再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海南的发展实践是党带领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生动注脚。
1926年6月,中国共产党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海口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琼崖地方委员会。从此,琼崖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着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斗争。
1950年,面对琼州海峡不可预知的“天险”,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往无前,成功解放海南岛,海南历史从此翻开崭新一页。
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批准设立海南省,并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这个美丽的海岛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海南故事续写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一张蓝图徐徐展开,为海南擘画美好未来提供了新遵循。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海南凝聚起再出发的强大动力,必将成为展示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的亮丽名片。
1、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种好改革开放“试验田”
打开中国地图可以看到,琼州海峡位于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之间,为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设置了一道“天堑”。历史上,海南曾被历代封建王朝作为流放地,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海南是重要的国防前线和热带作物生产基地,经济文化发展与全国许多地区相比存在差距。
面对偏居一隅,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发展困局,海南要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带领海南人民开启了一程又一程勇敢的探索。
“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表示:“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带着老一辈革命家的殷切嘱托和党中央的深切期望,年轻的海南省开启了改革开放、探索经济特区建设的全新道路。
海南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好的“试验田”,在改革的征途上,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多项改革都走在全国前列。建省之初在全国率先探索“小政府、大社会”新体制,为推动我国政府改革提供鲜活经验;1988年率先推进价格改革,改革粮食购销体制;1991年率先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革;1992年率先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初步建立新型社会保障体系框架;1994年开始实施公路规费征管制度改革,成为全国唯一没有公路收费站卡的省份,实现“一脚油门踩到底”……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海南勇闯改革“深水区”,上百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对全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海南迅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实践,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显示了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大生命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当然,改革开放也是发展海南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考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揭示了海南之变的根源,激励着海南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正式启航。
在位于海南岛西北部的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巨轮靠泊、岸桥伸缩,工人们忙碌地装卸货物。2020年,洋浦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44%,增速在全国百万标箱级以上海港中名列第一。
“船用燃料油成本约占船舶总运营成本的30%~60%,其市场、价格变化对航运业影响巨大。洋浦利用特有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建设保税油供应中心,撬动港口经济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洋浦工委自贸办副主任叶杨说。
万泉河畔,清风拂面。走进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仿佛来到了一个花园般的度假胜地。优良的生态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服务,让到此接受医疗康养服务成为一种享受。园区的“永不落幕”国际创新药械展上,来自全球16个国家80余家跨国药械厂商的近1000种创新药械产品在这里展示。
“乐城先行区的重大突破之一是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政策,以往境外已上市新药、器械要想在国内获批,需要在国内做多期临床试验,上市可能需要好几年。而通过新药、器械在乐城的临床真实数据,再向国家药监局申请上市,可大大缩短审批时间。”乐城先行区管理局宣传部部长闫路恺介绍,在特区政策的支持下,目前已有130多种国内未上市的药品、技术和器械在乐城先行区投入使用,3种新药、器械通过乐城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在国内上市。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实施以来,海南省委、省政府确定11个重点园区,作为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样板区和试验区,承载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早期安排”政策的重要任务。
2、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打造“陆海空”科创高地
2021年4月29日,在海南文昌,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着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并顺利抵达轨道,拉开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序幕。
从2009年破土动工,到2016年长七、长五成功首飞,再到近期的“天问追星”“嫦五探月”,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的一次次跨越,在承担重大发射任务的同时,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建成前,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努力,中国已经有酒泉、西昌和太原三个卫星发射中心,即便如此,建设海南文昌发射场也势在必行。文昌发射场是中国唯一的低纬度滨海发射场,具有节省燃料、射向范围广、落区安全、海上运输方便等不可替代的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重要讲话中指出,支持海南“建设航天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基地”“打造空间科技创新战略高地”。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依托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推动建设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
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副局长冉非说:“为落实好建设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这一国家重大战略,海南省、文昌市把两级50多项审批权限全部下放给文昌国际航天城园区,出台一系列特别措施,助力航天主导产业的引入培育和发展壮大。相信随着政策的落地,未来这里将会是一个国际化、开放型、创新融合的世界级航天城。”
三亚崖洲湾,曾是中国最南端的通商口岸,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湾。如今的崖洲湾,南山港、南繁科技城、深海科技城、科教城、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等“一港、三城、一基地”在此聚集,这里成为琼南科技重镇。
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经济体,三亚、陵水、乐东三市县位于北纬18°附近,是天然的大温室,可以突破北方一年一季的种植周期,大大缩短农作物品种选育进程和改良时间。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科研人员从全国各地来到海南开展南繁育种工作。从几万亩到划定26.8万亩科研育种保护区,从几十人到每年7000余人,海南这片热土见证着袁隆平、谢华安、吴明珠等院士和几代科研人员的坚守,孕育出全国近70%的农作物新品种。
“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国家宝贵的农业科研平台,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在南繁科技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一大批种业“国家队”已经完成进驻。“‘南繁硅谷’的建设打破了原有南繁过程中各单位小而散的状态,通过国家实验室形成合力,促进资源的交流和科技创新成果的互融互通,为我们打赢种业翻身仗提供了重要支撑。”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院长彭军说。
背靠南山、面向南海,距南繁科技城不远,一栋造型别致的建筑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这里是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未来它将成为深海科技高层次人才产学研的聚集地。
2019年,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入驻崖州湾科技城,围绕“深海”和“热带”深耕南海,支撑服务海洋强国建设重大需求。首批173名专业学位研究生正在这里完成整建制培养,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副教授周春说,“我们围绕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需求,力争打造一流的海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输送一批高层次人才。”
我们欣喜地看到,今日的海南不再是科技和文化的荒漠,这里有文昌的“高度”、南海的“深度”和南繁的“温度”。
3、加快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谱写美丽海南新篇章
“老藤干红葡萄酒要2箱、贵腐葡萄酒要2箱……”家住河南郑州的张女士在海口消博会的高端食品保健品展区迅速拿下一批法国红酒,免税的价格和全国包邮的服务,为她的旅程画上圆满句号。
作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首届消博会汇聚了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5家企业,证明了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也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重要行动。
消博会前的“五一”假期,海南的消费数据同样亮眼——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9.93亿元,购物人次12.1万。在海外疫情仍然蔓延的情况下,海南通过不断完善的离岛免税政策吸引境外消费持续回流。亮眼的数字背后是惠民政策的不断落地:离岛免税购物额度提高至10万元,商品品种增至45种,增加离岛旅客“邮寄送达”和岛内居民“返岛提取”两种提货方式,各免税店还在线上推出了离岛免税补购……
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依托一流的自然环境和自贸港的政策优势,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海南大有可为。到2025年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基本建成,到2035年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旅游消费目的地。这是目标,也是宣言。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海南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下,推出一系列超常规举措,推动旅游行业加快复苏。2020年,海南省实现旅游总收入872.86亿元,成为全国旅游恢复情况最好地区之一。
在陵水分界洲岛、三亚蜈支洲岛,大批潜水爱好者拥抱着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在万宁神州半岛,游客们玩起了帆船、摩托艇、高空跳伞、踏板冲浪,享受“上天入海”的快感......以观光旅游为基础,海南不断探索旅游消费新模式,旅游新名片不断涌现。
这一过程离不开生态的保护。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对海南而言,是决心更是行动。
“国土空间分级分类管控制度”“‘多规合一’集成改革和应用”“塑料污染系统治理机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捆绑互促工作机制”“生态敏感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造价服从生态机制”……一项项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作为先进经验向全国推广。
绿色发展带来水碧天蓝。2020年海南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5%,国控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城市(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镇内河湖水质达标率91.3%。生态文明建设为助推海南发展进步释放出宝贵的生态红利。
时间拨回到1988年,在南海之滨,制度创新优势吸引无数怀揣梦想的人,他们跨越山海,寻梦海南;今日,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海南再次伫立在浪潮之巅。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海南再次拿出“闯海人”的精神,为“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树立起新标杆。
(本报记者 赵斌艺 张永群 王晓樱 陈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