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四月的柳州,春意盎然、鸟语花香。
行走在柳州街头,一路上造型小巧的新能源汽车随处可见,这些产自上汽通用五菱的小型纯电动汽车已成为柳州短途出行的主力之一。
让记者感到眼前一亮的是,停泊在政府机关大楼广场上充电的新能源汽车一字排开,和周围葱郁的绿化植被相映衬,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铺开之际,充电难、停车难等问题成了消费者的首要顾虑。柳州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针对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各种痛点,立足雄厚的工业基础,通过政企联动、市场驱动、配套推动等重点措施,施划专用泊位、超前布局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推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正是得益于配套政策的助力,改变了消费者的认知,2020年柳州市新车电动化率已达到28.8%,乘用车电动化率超过了全国5.8%的水平。
政策给力,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也不断激发着企业挖掘自主创新的潜力。
在上汽通用五菱展厅内,工作人员展示的宝骏E300新能源汽车车载智能互联系统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只见工作人员在车上发号施令,不远处家用台灯和电风扇相继按照指令开启、关闭。上汽通用五菱平台首席技术官(混动)兼E平台中台技术官赵奕凡表示:“我们企业坚持在低成本、高价值理念下自主创新。同时,新能源汽车系列还发展智能互联、智能驾控等,建立跨越汽车行业的互联模式,创新性推动跨行业多维融合,例如刚看到的小米智能家居控制,就可以满足人车家全场景用户体验。”
“你看,即使工作人员普通话发音不太标准,车载系统也能够清晰辨识并发出指令。”赵奕凡打趣道。
柳州还有一张名片不得不提,那就是传统风味小吃螺蛳粉。近几年柳州螺蛳粉从“现煮堂食”到“袋装速食”,逐渐蜚声海内外,屡次登上网络热搜,成功“破圈”,成为“网红”食品,这背后也与“工业思维”有关。
走进柳州螺蛳粉产业园区,一股浓郁而独特的螺蛳粉气味扑面而来。在园区,记者见到了袋装螺蛳粉龙头企业螺霸王创始人姚汉霖,他热情地介绍了企业对螺蛳粉生产各环节进行的技术和工艺改革创新。“微波杀菌机、汤料分装机、半自动熬汤设备、全自动米粉生产线······”姚汉霖如数家珍,“我们已经成为行业内第一家智能化、自动化、可视化,集工业与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全透明数字化工厂。”
在螺霸王螺蛳粉自助餐厅,记者还体验了一把自助螺蛳粉,按照煮粉、配料、加汤标准化流程,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爽口入味的螺蛳粉便出炉了。“没有工业,就没有柳州。没有工业思维,就没有柳州袋装螺蛳粉。”姚汉霖感叹道。
在两天的采访中,柳州的“工业思维”深深烙在记者脑海中。一辆车、一碗粉成为潮流的背后,是柳州“工业立市”的鲜明佐证。在创新改革的驱动下,柳州屡创佳绩,正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迈进。
(光明网记者 覃庆卫 本报记者 王金虎 贾月洋 周仕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