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25日 星期二

    安徽:

    融入“一体化” 赢得大舞台

    作者:本报记者 丁一鸣 刘已粲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25日 04版)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麻辣小龙虾,长三角夏天的味道。安徽多好咸鲜,沪苏浙更嗜清甜,唯独在夏天得以达成高度一致。

        初夏黎明,安徽省来安县郊。“一二三,起!”一声号子,捞起晨风、塘泥和小龙虾,也将夏天“一网打尽”。探照灯下,沪牌、苏牌、浙牌货车来往穿梭。无须半晌,这些小龙虾就将被端上沪苏浙家庭的餐桌。

        当好长三角地区的“菜篮子”“米袋子”,是安徽参与长三角产业协作分工的重要抓手之一。但这并不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3年来,“新晋主角”安徽已从全面参与迈向深度融合。

        “思想震撼、力量震撼、发展震撼、心灵震撼、精神震撼”,今年4月,安徽省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学习考察总结交流会上,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连用“五个震撼”一抒胸臆。

        催发震撼的,是安徽不甘落后的雄心、奋起直追的气魄和只争朝夕的脚步。时隔一年,记者再赴这一方希望的土地,只见又一番气象更新。

    从一片茶叶到一片产业

        一片茶叶完成跨省“旅行”需要多久?答案是,眨眼间。

        由苏皖共同打造的1号旅游公路,让安徽郎溪与江苏溧阳实现了无缝对接。早在多年前,两地茶农就已在交界处自发形成了鲜叶交易市场。如今,鲜叶交易市场依然存在,却有更多要素涌动其间。

        “茶叶怎么种?南京农业大学教授过来手把手教学。下一步怎么走?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建议我搞‘樱花主题公园’。”清明前,郎溪县凌笪镇下吴村永辰茶叶种植家庭农场主吴定义在茶园种下5000余株樱花,决定走“茶旅结合”的新路子。

        眼下,利用溧阳天目湖旅游的外溢效应,下吴村在唱响“拿手好戏”茶叶产销的同时,正围绕乡村旅游深度开发,大力推广民宿和农家乐。“和溧阳仅一山之隔,原先我们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如今是‘一山更比一山高’。”下吴村党总支书记蒋福金说。在他看来,这里就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基层实践。

        谁也不曾想到,当年自发的民间探索,而今已经演变为辐射更多产业、覆盖更大范围、惠及更广人口的集团作战。

        一切变化,源于苏皖合作示范区的设立。

        2018年11月,《苏皖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苏皖合作示范区成为全国首个以县为单位、以生态为底色的跨省合作区。两年多来,创新合作体制机制、产业协作共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共享等一项项务实举措,推动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渐入佳境。

        “生意好干了。”谈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企业带来的最大变化,位于苏皖合作示范区梅渚先导区工业园的华菱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军表示。以前,企业想在周边找个供应商都困难,入驻园区后,显而易见的区位优势吸引沪苏浙相关配套企业纷至沓来。目前,以华菱精工为龙头,一条电梯行业全产业链呼之欲出。“时代潮流引领着我们从江苏常州来到安徽郎溪,我们不后悔、很庆幸。”谢军感慨。

        当前,郎溪以项目为支撑,共谋划“一地六县”重大工程项目110个,总投资1461亿元。“一地六县”郎溪片区已从概念性研究转向实战化、深化、细化。

        “要复制推广溧阳经验,以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为‘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今年4月,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在考察苏皖合作示范区时指出。

    从满目荒芜到遍地繁花

        毗邻区,是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也是检验发展成色的试金石。

        对标沪苏浙!行走在来安经济开发区,四处可见的标语彰显着不甘落后的雄心。融入长三角时不我待,一个“快”字,成为这里最为显著的特征与优势。

        从正式签约到破土动工,30天走完所有流程;从一片荒芜到厂房林立、道路井然,不过163天。“来安速度”让晶科能源(滁州)有限公司生产运营总监刘继丰感受颇深。“不仅如此,去年高达2500万元的企业退税,3天即到账,有力保证了公司资金的正常运转。”刘继丰说。

        速度背后,是十足诚意。“晶科能源作为世界知名的太阳能光伏企业,当我们了解到他们有在外立项的意向时,曾先后10多次到企业对接。”来安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张京安说。

        正所谓“以商招商”,龙头企业落地,意味着产业加速集聚。为使晶科能源顺利落户,滁州市、来安县两级党委政府成立工作专班,一把手亲自抓推进、促落实。“晶科能源落户来安后,我们又成立了帮办小组,选派人员专门对接企业,提供有求必应、无需不扰的管家式服务。”张京安介绍。

        地处安徽东向发展最前沿的优越区位,加之土地、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及诚心实意地对企服务,最终促成了来安与晶科能源的美好“姻缘”。“企业选择一个地方落户,如同一粒种子选择泥土,很显然,我们选对了。”刘继丰说。

        在晶科能源落户来安之后,一批辅材供应商陆续从沪苏浙前来布点设厂。“预计今年,晶科能源(滁州)有限公司产值将突破100亿元。”张京安表示。

        近年来,总面积11.2平方公里的来安经开区,已经陆续孕育了400余家企业。围绕做优食品加工、文具礼品等特色产业,做强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来安经开区精准招引项目,着力形成产业集聚群,四大特色产业在一体化的进程中不断开枝散叶,为加快建设高端智造基地、现代物流枢纽、创新创业乐土、生态美好家园提供了新动能。借梯“一体化”登高的来安,越向上越有信心。

    从羊肠小路到康庄大道

        “对面就是南京市高淳区。”站在芜申运河沿岸,安徽省定埠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鹏介绍。被称为“皖东南第一港”的郎溪定埠港,承担着“一地六县”区域内企业散货、件杂货、集装箱运输和中转的重要任务,自2019年6月开港以来已实现吞吐量670万吨。

        “目前主要航线有三条,一是经宜兴、苏州到达上海洋山港;二是经湖州、杭州到达宁波舟山港;三是经丹阳、无锡到达江苏太仓港,横贯三省一市。”赵鹏介绍,以第一条航线为例,从芜湖经南京至上海的长江水道到洋山港为526公里,而经芜申运河到洋山港仅408公里,节省118公里。“这条‘黄金水道’,每年能为单个企业最多节省500余万元运输成本。”赵鹏说。

        “轮船上的长三角”“轨道上的长三角”,随着与长三角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一条安徽融入长三角的康庄大道正在全面铺开。

        近日,滁宁城际铁路传来喜讯,二期工程全线控制性工程顺利完工,为全线早日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全国首条跨省城际铁路,未来从滁州出发,仅需40分钟就能吃到热气腾腾的鸭血粉丝汤。

        今年4月,《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横跨苏皖两省的南京都市圈进入新的实质性发展阶段。当前,南京与安徽之间在建和已建重要通道共有12条。省际铁路、公路、轨道交通建设,推动着都市圈协同发展,让要素在更大范围充分涌动。

        交通激发活力,来安县顶山—汊河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应运而生。走在汊河片区3平方公里的启动区,到处塔吊林立,机械轰鸣。目前,启动区投资12.2亿元的新型功能合作产业园、科创综合体、“三横四纵”路网项目已开工建设。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迈向更高质量的新阶段,安徽如何“对标优等生,当好上进生”?

        “要破除思想上的因循守旧;破除工作上的小进即满;破除能力上的本领恐慌;破除章法上的简单粗放;破除作风上的假大虚浮。”“五个震撼”带来“五个破除”,安徽省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学习考察总结交流会上,李锦斌的话语掷地有声。

        风从海上来,潮涌长三角。携手苏浙,扬皖所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好戏连台”,未来的安徽必将赢得更大舞台。

        (本报记者 丁一鸣 刘已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