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23日 星期日

    扛起使命担当 加快建设科技强省

    作者:袁北星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23日 08版)

        加快建设科技强省,是湖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重大政治任务,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湖北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四个面向”的重要要求,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全方位推动科技强省建设,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体现湖北担当、贡献湖北力量。

    心怀“国之大者”,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置于更加优先的发展方向,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体现到科技创新战略规划、重大任务和政策制定中,为创新体系与能力建设定好“路线图”“施工图”。

        湖北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从“单项政策”向“系统改革”拓展,推出“科技成果转化十条”“科创20条”等改革举措和法规政策,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科技实力实现整体跃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全国排名上升到第8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33%。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由“夯基垒台”向“积厚成势”转变,建有国家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82个,建成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战。

        2021年2月,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武汉隆重开幕。此次大会布局建设7个湖北实验室,启动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标志着湖北在科技强省新征程上迈出历史性步伐。

    锻造人才引擎,形成集聚创新资源强磁场

        科技强省建设核心在人才。湖北以项目聚才、以环境养才、以畅通用才,切实把“楚才在鄂”的人才优势转化为“楚才兴鄂”的现实生产力,加快建成创新人才汇聚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和价值实现之地。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以项目聚才,湖北实施“楚才兴鄂”科创人才行动计划,发挥科技计划项目、科技创新基地等作用,引进培养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两院”院士、“973”首席专家、国家杰青人才数量以及获国家科技奖励数量、获国家科技经费额等重要创新指标均稳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以环境养才,湖北持续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以畅通用才,湖北通过下放高校职称评审权、畅通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等举措为人才流动清障。

    强化平台支撑,聚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科技强省建设基础在平台。湖北正坚定不移、蹄疾步稳推动武汉争创国家科创中心,加快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创大走廊,推动湖北实验室建设实现新飞跃,坚持开放共享建设大科学装置,以建好用好高水平科创平台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湖北布局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重点围绕光电子信息、大健康、智能创新产业带,打造“光芯屏端网”、生命健康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带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辐射全省全域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强化原始能力建设,聚焦光电科学、空天科技、生物安全、生物育种等优势创新领域,首批布局组建光谷实验室、珞珈实验室等7家湖北实验室,采取“1+N”的建设模式,由牵头组建单位联合相关领域优势力量,形成“核心+联盟”的创新格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布局武汉光源、神农设施、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农业微生物设施等大科学装置,为突破引领性原创成果、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提供硬核支持。

    畅通转化通道,释放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科技强省建设关键在转化。湖北积极促进政府从“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促进企业从“被创新”向“要创新”转变,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从“重论文”向“重应用”转变。

        湖北着力打造科技服务机构集聚功能区,依托科惠网建设“一站式”科技服务实体平台,为技术交易双方提供知识产权、法律咨询、技术评价、中试孵化等综合配套服务。2020年,湖北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687亿元,比“十三五”开局之年增长103.3%。以新型研发机构为载体,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产学研联合体,形成以企业订单式研发为主的科研体系。着力推进“湖北技术交易大市场”建设运行,常态化组织成果转化“联百校、转千果”科惠行动、科技成果“高校行、市州行”等推介对接活动,以大学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联动”为重点,推动高校建设技术转移机构,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破除制度藩篱,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科技强省建设动力在改革。湖北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服务管理体制,加快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切实把湖北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人才优势、发展优势。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湖北不断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进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工作,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统筹推进科研评价、科研经费、科研分配等科技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改革。加快建设“湖北科技一网通平台”,推进科技行政审批事项流程再造与系统重塑,完善省级科技计划体系和项目管理办法,强化项目、基地、人才、资金、数据等创新要素一体化配置,建立“揭榜制”“赛马制”“包干制”等新型科研项目组织模式。深入实施“科技金融服务滴灌行动”,引导创投资本、金融资本投入企业科技创新。推动“优化营商环境30条”“十不准十必须”等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来鄂投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320家,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0400家,纳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的入库企业达到7439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北立足“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目标定位,以科技为最大优势和最强抓手,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切实扛起科技自立自强责任担当,加快科技强省建设,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者:袁北星,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