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鹰眼”实时监测路口车流,智能调节红绿灯减缓拥堵,位于江苏无锡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里的黑科技场景令人欣喜;西起太湖、东至黄浦江,流经沪苏浙两省一市的太浦河,治理正在对标上海的“一江一河”……现在的江苏,从规划协同到绿色共享,从载体建设到产业协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成果尽现眼前,一幅“强富美高”新江苏画卷徐徐展开。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江苏充分发挥优势、拉长长板、做强特色,加强协同性和紧密度,同下一盘大棋,共谋美好前景,以自身更高质量发展支撑长三角在世界范围内的整体竞争力提升。
跨区域水环境协同治理成常态
苏州吴江区地处江苏省最南端,江浙沪两省一市交界地带,与上海、浙江有交界河道41条,交界湖泊10多个,其中包括元荡、太浦河等长三角绿色发展一体化示范区内的重点河湖。
省际交界区域治水历来存在执法困难、管理区域责任不清等诸多难题。为破解省际交界区域治水难题,2019年10月,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联合举办“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同治水启动仪式”。三地积极构建“江浙沪跨区域治水联盟”,推动交界河湖建立联合河长制度,形成了联合巡河、水质联合监测、执法联合会商、河湖联合保洁、河湖联合治理五大机制。吴江区水务局副局长王舟介绍,如今,吴江的三类水河湖已经从20多个提升到了50多个。
2020年4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制定出台。《方案》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等方面实施7项举措,包括保护重要生态空间、落实跨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等,这为江苏全省各地跨界治理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
无锡地处太湖西北角,处于下风口。10多年前,一到夏季,无锡就会成为蓝藻聚集的重灾区。针对太湖水生态系统受损状况,无锡发力整治,形成适合高藻、富营养化湖泊的立体生态修复技术模式体系和长效化运作管理模式。如今,无锡贡湖湾综合示范区水体透明度达70厘米,已成为丰富的水生动植物资源保育基地。
无锡的太湖治理经验正在长三角“邻居”间推广。浙江湖州借鉴无锡蓝藻治理模式,制定了蓝藻防控方案;不久前,上海淀山湖也来到无锡实地调研,引进了无锡本地企业研发的加压控藻船。
长三角各地还尝试探索跨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位于江苏常州溧阳的天目湖,由沙河和大溪两座国家级大型水库组成,是溧阳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为了保护天目湖的水质和生态,溧阳与位于上游的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凌笪乡达成协议,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给予合理补偿,引导上游养殖户退出青虾养殖。“今年5月起,2400亩青虾养殖全部实施退养,下一步我们计划共同打造田园综合体或有机农业。”溧阳市天目湖镇党工委副书记杨育美介绍,此举也是苏皖两省县级层面生态保护的率先探索。
产业错位与协同发展成共识
“沪苏浙皖各展所长,江苏之长,第一就是制造业。”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光辉介绍,江苏制造业总产值约占全国1/7、全球3%,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实体经济支撑、国际科创中心的技术试验场和成果转化地。
长三角一体化为江苏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中国南山无锡车联网小镇总经理甄鸿波介绍:“作为产业载体,无锡车联网小镇目前与上海、南京、苏州等地都已经互联互通。长三角一体化对于我们整个产业链的完善非常有必要,使我们的业务拓展到更多城市。”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路线图’上,江苏要建设协同创新产业体系,成为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排头兵’。”徐光辉说,打破产业溢出和承接的单向关系、努力实现产业协同发展,正日益成为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共识。
中新苏滁高新产业开发区的安徽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内,工人沈大桃正细心地进行最后一道“修毛刺”工序,一根根崭新的雨刮器不久后将出现在上海某批本田小轿车的车窗上……在长三角地区,这样跨域生产和销售的场景将越来越多。
“作为苏州工业园区走出江苏合作共建的首个项目,中新苏滁高新产业开发区现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发展的新平台。”中新苏滁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赵永宾介绍,园区已累计引进制造业项目230多个,制造业企业中有约70%来自长三角区域。
在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长三角一体化决策咨询专家陈雯看来,分工协作的集聚范围效应和产业协同效应,必将形成发展合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彰显长三角“产业圈”协同战疫和携手复苏的能力。地处南京江北新区的中车浦镇车辆厂,在一河之隔的安徽来安县拥有125家配套企业。疫情发生后,产业链“骤断”。通过长三角产业链复工复产协同机制,两地共同梳理轨道交通产业链上所有企业,实现人员流动互认、运输车辆共保、应急物资互帮,确保与中车浦镇配套的362家企业全部复工复产,产业链条重现生机。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向纵深推进,三省一市产业创新合作全面开花。上海华虹无锡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一期)12英寸生产线顺利建成投产;国家超算无锡中心等已建重大科研设施面向长三角城市开放共享;大力推进技术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昆山-上海科技创新券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为长三角协同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省内全域一体化协同增强后劲
2020年12月11日9时58分,随着首趟列车G8301从扬州东站缓缓驶出开往上海,连淮扬镇铁路淮安至镇江段正式通车,这是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快速铁路的主骨架之一。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先手棋”。过去一年,江苏大力推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补上高铁、过江通道等突出短板。从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营,到连淮扬镇铁路全线通车,再到盐通高铁正式通车,江苏基本建成“三纵四横”高铁网,“轨道上的江苏”主骨架基本形成。
时空距离的变化,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也带来经济发展的新气象。2020年,盐城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承接来自上海的项目投资额比2019年提升196.5%。
“要重视长三角地区内,尤其是各个省市自身内部一体化的发展。”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刘志彪认为。
宁镇扬是江苏全省乃至全国最早探索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之一。“南京都市圈”不但囊括省内宁镇扬三市,还把常州以及安徽的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延揽进来。2020年7月,宁镇扬三地党政领导齐聚南京,合力打造更紧密“发展共同体”。
顺江而下,夜景卫星图中形成的连绵150公里“耀眼光区”,是苏锡常城市群。2020年4月21日,首届苏锡常一体化合作峰会在苏州召开,三市共同签署《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为苏锡常一体化按下“快进键”。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积极参与者、有力推动者和坚定执行者,江苏正以昂扬的姿态,和上海、浙江、安徽协同,用最鲜亮的颜色绘就长三角美好蓝图。2020年,江苏GDP突破10万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25,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这是江苏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交出的“答卷”。新征程开启,江苏继续以满腔的情怀和担当踏上征途。
(本报记者 苏 雁 刘已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