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子说】
我从小生长在长江边,是农民的儿子。从农村出来的我,深知种田和养鱼的艰辛,如果没有先进技术的支持,艰苦的劳作只能换来微薄的收入。这也导致在我的家乡很多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在家种地养鱼。谁来种地?谁来养鱼?在大学填报志愿时,我毅然报考了农学类的水产养殖学专业,希望通过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为中国的农业农村发展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为此,我们南昌大学成立了“稻渔工程”团队,聚焦稻渔产业,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
顾名思义,“稻渔工程”就是在稻田里进行水产养殖,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让水稻与水产、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构建稻渔生态循环系统,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然而,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水域情况,都影响着水稻田中适宜养殖的水产品种以及放养密度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几年时间下来,我们团队成员跟着指导老师深入田间地头考察调研,对江西多地土壤、气候、水质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因地制宜为不同地域推选最适宜的种养产品。我们还实地举办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召集农民开展技术培训,把“养什么、怎么养,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说清楚、讲明白。培训结束后,我们还会及时跟进培训效果,实地帮助农民解决种植、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在我们的帮扶下,多个养殖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幅提升,还带动了周边的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农民的肯定和企业的满意是对我们最大的嘉奖,党和政府也给了我们很多荣誉,团队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这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前行。
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深感应将个人的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中,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作为农科学子,我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定创新自信,勇于攀登科技高峰,奋力担负起乡村振兴的农科重任,用实际行动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誓言。
(本报记者胡晓军、李蕾、刘岩、王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