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13日 星期四

    沈应珍:世纪笔工的传承与坚守

    作者:本报记者 严红枫 陆 健 本报通讯员 彭 玲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13日 09版)

        最美人间四月天。在湖笔的发源地——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卜家堰村东山庄自然村,我们见到了百岁老人沈应珍。

        “做毛笔,要128道小工序哩!”老人将湖笔的故事娓娓道来。

    称其师者不计其数

        “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在小小的善琏镇,乃至方圆30里以内,家家户户会制笔。

        出身于制笔世家的沈应珍,10岁就开始接触制笔,短短两年,便掌握了湖笔制作中最难掌握的水盆工艺,自此与湖笔结下缘分。

        一支真正的湖笔,须经8道大工序128道小工序。在千年制笔史上,能一人独立完成所有工序的寥若晨星,而在沈应珍手里,就能成就“一朵羊毛成支笔”的传奇。

        1949年,新中国成立,沈应珍和村里的笔工一道创办了合作社,后又成为含山湖笔社(后为含山湖笔厂)的技术骨干。“沈老师从不藏着掖着,经常来车间里指导我们,我的这一身水盆技艺都是她教的。”现今59岁的徐新莲,曾是含山湖笔厂的水盆工,在车间工作的时间里,沈应珍是300多名青工眼中的大师。

        凭着制笔这门绝技,沈应珍在业内圈粉无数。十里八乡,称其师者,不计其数。近年,为传承湖笔文化,沈应珍领衔组织建立了笔业传承队伍。

    守住品质才能走向世界

        改革开放以后,含山湖笔厂成功注册了“双囍牌”湖笔商标,开始走品牌化道路,而技术过硬的沈应珍成了含山湖笔厂的品牌保证。为了保证质量,沈应珍不仅全权负责全厂好几百工人羊毛料的“搭料”,还把关着每一批产品。

        正因为对品质的严苛把控,善琏湖笔首次作为国礼展现在世人面前。“200套共1128支湖笔满载匠心,漂洋过海来到日本。”这是1979年4月11日《大公报》头版刊登的《邓颖超访日特制礼品两百套湖笔赠日友人》文章的部分内容。

        自此以后,善琏湖笔进入对外开放的快速发展时期,含山湖笔厂也迎来了发展新机遇。1984年,含山湖笔厂与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合作成为中外合资企业,沈应珍任该厂技术副厂长。之后一年,该厂湖笔产量创历史新高达160万余支,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地。

        湖颖之技甲天下,笔墨性情通古今。一支小小的湖笔浓缩了几千年的湖笔文化乃至中华文明,而精良的湖笔及底蕴丰厚的湖笔文化正是从这里走出湖州、走向世界。

    湖笔背后是无数工匠支撑

        在善琏湖笔工坊,湖笔大师杨松源坐在矮凳上,戴着一副白框眼镜,左手执笔头,右手拿择笔刀,正为上海画院画家韩硕定制的毛笔剔除不合格杂毛,身旁围着学技艺的学徒。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湖州有七厂一店生产湖笔,八家单位长年抽调骨干,组建全市湖笔业质量评比与验收小组。沈应珍与杨松源作为含山湖笔厂与千金湖笔厂的技术骨干,均在组中,得缘相识。

        “那时我20岁,沈老师已是业界权威,交流时经常指导我们技艺。”在杨松源的印象里,沈应珍技艺精湛、敬业勤奋,提携后辈不遗余力。

        如今,杨松源组织高技能人才团队,成立杨松源技能大师工作室,带领团队人员传承、研究、创新湖笔制作技艺,同时拓宽销售渠道,建立电商平台,做大做强湖笔产业。

        眼下,南浔区成立了善琏湖笔行业协会,全方位传承湖笔制作技艺,现有一线制笔技工1500余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国家级大师7人、省级大师4人,同时实施湖笔创新工程,创新研制胎发笔、生肖笔等新产品600余项,2020年实现湖笔产值8.3亿元,占全国中高档毛笔销售市场的60%。

        (本报记者 严红枫 陆 健 本报通讯员 彭 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