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13日 星期四

    套路作文怎样“解套”

    作者:唐晓敏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13日 02版)

        【文化评析】

        当代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个难题。近日,有媒体援引专家观点指出,“应试作文和好文章长期存在着冲突”,再次引发讨论。

        然而,在传统语文教学中,作文这个难题似乎并不存在。那时,写作文是很简单的事,简单得让人惊讶。古代的许多孩子七八岁就能作文,有的甚至更早。陆定一就说过:“我查了一本书《唐说荟》,知道一千多年前唐代有不少孩子,‘六岁能文’。”文史学家傅庚生也曾说:“在清末民初,五六岁的孩子,到十岁左右,资质不太差的,就可以写文言短篇,大致通顺。”

        既然如此,如今的学校语文教育中,作文何以成为一个难题呢?

        说起来有些复杂。笔者认为,主要是现代学校的作文教学没有继承传统语文教育的读写经验,更具体说,没有把课文作为学生学习写作的“参照对象”。这并不是说,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不是好文章。多年来,语文教材在选文方面一直要求“文质兼美”,尽管不能说所选的文章都非常优秀,但大部分文章还是“好文章”。关于“好文章”,美学家叶朗有个说法,认为其特点是“简洁、干净,明白、通畅,有思想、有学养、有情趣”。照此,语文课文的大部分文章能达到这个标准,至少也是接近这个标准的。好好学习这些文章,揣摩这些文章的写法,汲取这些文章的写作经验,学生作文就不会那么难。

        问题是,多年来,语文教育一直没有紧紧抓住文章来教学。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这些课文,语文教学主要是分析其中心思想,找出中心思想才是重要的,文章整体的美质、文章的形象生动及所包含的深湛的写作技巧,都没能给学生留下多少印象。这很像吃苹果时只想得到苹果的果核,而没有吃到果肉,因此也就未能吸收苹果的营养。

        本世纪初的语文课改,提倡语文教育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和讨论方式,有一些语文课成了“才艺展示课”“影视欣赏课”“主持人比赛课”“口头辩论大赛课”等,课堂热热闹闹,但恰好忽视了最重要的学习,即熟悉文本,有些课堂上学生甚至不能把课文流畅读下来。

        之后,上述情况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纠正,语文形式的训练得到重视,却又把课文当成语文学习的“载体”,认为课文的价值不在其本身,而在它所承载的语文知识,乃至提出“与内容分析说再见”。

        总之,由于忽视课文的教育意义,特别是忽视课文在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价值,学生写作文无法借鉴课文,就只能直接借鉴高考的范文,并进一步研究总结这些范文的写作经验,最终形成一些固定的套路。套路作文被大量采用,使这种作文的“效能”不断降低,难以获得理想的分数,另一方面也使人怀疑作文在选拔人才方面的信度。

        “解套”需要在两个方面同时进行。一是语文教学要以课文的学习为中心,重视课文的解读,让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刻印在学生的心田,成为学生作文的“范本”。如果语文教学不能真正重视课文的整体感受,而只是如教育研究者温儒敏所批评的“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分析,甚至是考试技巧应对;学习古文,就一个字一个字掰碎了讲,课文还没读出感觉,就要总结思想、分析形象”,那么套路作文就始终难以终结。

        二是需要提升语文试卷的评阅水准,尽可能准确地评判出套路作文,使套路作文得不到高分。有必要指出的是,中高考的作文题应尽可能联系学生的阅读实际,包括课文学习的实际和课外阅读的实际,让其真正发挥引领阅读的作用,结束教学对文本的轻视。

        (作者:唐晓敏,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