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12日 星期三

    我国人口素质不断提升

    ——解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作者:本报记者 张 翼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12日 10版)

        【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正式公布:2020年,全国人口达到14.1178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中国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十年间,我国人口的主要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的历史进程,反映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历程,也符合人口自身发展趋势和人口与经济社会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同时,普查数据也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面临着一些结构性矛盾,如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规模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总和生育率下降,出生人口数量走低等。

    从13亿人到14亿人的跨越

        普查数据表明,2020年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未来人口增长趋势如何?

        “过去十年人口保持了继续增长态势,增长的规模与前一个十年增加7390万人相比,略有下降,但基本持平。”宁吉喆指出,主要是三个方面因素起作用,这些人口增长的积极因素还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发挥作用。一是我国人口保持了一定水平的惯性增长,目前育龄妇女还有3亿多人,每年能够保持1000多万的出生人口规模;二是生育政策调整取得积极成效,随着“单独二孩”“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出生人口的数量快速回升;三是人口的预期寿命持续提高。

    我国人口平均年龄38.8岁,少儿人口比重上升

        “我国人口今后会达到峰值,但具体时间现在看还有不确定性,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4亿人以上。”宁吉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

        从年龄构成上看,少儿人口数量增加,比重上升。0~14岁少儿人口的数量比2010年增加了3092万人,比重上升了1.35个百分点。“单独二孩”“全面两孩”等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促进了出生人口回升,“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

        普查的结果还显示,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劳动力人口资源仍然充沛。我国人口平均年龄是38.8岁。总的看,依然年富力强。美国最近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平均年龄是38岁,和我国的水平差不多。

        宁吉喆认为,我国人口增速放缓,这种趋势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主要原因是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的持续下降,还有人们生育时间的推迟,以及生育养育成本的提高等,都导致出生人口规模有所收紧,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结果,也是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

        “从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趋势看,今后的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宁吉喆强调,下一步,应当持续关注人口增长变化情况,积极应对人口发展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挑战。

    大学文化程度人口2.18亿人,人才红利新优势将逐步显现

        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0767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

        “从人口质量上看,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人口的素质不断提升。”宁吉喆告诉记者,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08年提高至9.91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67年提高至10.75年,文盲率从2010年的4.08%下降为2.67%。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将长期存在,人口与资源环境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继续存在,同时劳动年龄人口逐年缓慢减少,经济结构和科技发展需要调整适应。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红利新的优势将逐步显现。同时,人口增长放缓,需要采取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60岁及以上人口2.6亿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13.50%,老年人口规模庞大,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老龄化水平城乡差异明显。

        但与此同时,老年人口质量不断提高。60岁及以上人口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669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2085万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为13.90%,比十年前提高了4.98个百分点。十年来,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也在持续提高,2020年,80岁及以上人口有358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4%,比2010年增加了1485万人,比重提高了0.98个百分点。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从挑战方面看,将减少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宁吉喆指出,同时也要看到人口老龄化促进了“银发经济”发展,扩大了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还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这都带来一些新的机遇。而且,在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这些低龄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识、经验、技能的优势,身体状况还可以,发挥余热和作用的潜力较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进行统筹谋划、系统施策。“接下来,我们要开发好、利用好人口普查数据,对普查数据进行认真研究,开展深度分析,切实为科学制定政策提供统计信息支撑。”宁吉喆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张 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