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11日 星期二

    巧手匠心,弥合历史的缝隙

    作者:王仁湘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11日 16版)

        【专家感言】

        人类拥有的一切都会成为历史。历史是过往的故事,而且常是不完整的故事。历史中的很多细节会因年代久远而被忘却,或因埋藏变故而遭损毁。找回那些遗失的片段,弥补那些残缺的缝隙,是考古学家和文物修复专家的使命。他们行走在历史深处,是弥合历史缝隙的人。

        考古人唤醒一处废墟的时候,总会牵出一段久远的历史,每一件古物都可以用来重构历史的轮廓与细节。昔日凝重的历史印记仍旧铭刻在这些细节里。拂去历史的尘埃,它们依然有斑斓的色调、鲜活的表情,是一个时代、一个人群、一种文化留给后世的宗谱。当它们被修复师仔细摩挲、认真凝视之后,我们就更易于破译其中的密码,一段精彩的历史、一页千年的画卷、一曲悠远的长歌,便可能重新出现在眼前,响起在耳畔。

        文物修复师总是直面历史,与古人对话。他们加倍珍视和善待那些历史的碎片。他们可以从一小块陶片解读出另一个生命的喜怒哀乐,可以由一件残损的青铜解锁当初的铸造密码,让无数个体的生命息息相通,让人们手拉手从亘古走向未来。

        他们手中有一种绝技,弥合着历史的大小缝隙;他们心里有一种牵挂,如一根长线连接着过往与未来。虽然,他们修复的大多只不过是历史的枝叶,可“大树”的全貌就是靠这些枝叶拼接而成的。

        文物修复师是最现实的,他们要以细致精密的修补连缀,让千百年的古物“满血复活”;他们也是最浪漫的,徜徉在往日时光里潜心寻找灵感。修复师是工匠,却又不只是工匠,他们在匠心之外还拥有特别的情怀。他们让国宝起死回生,恢复活力四射的光芒。我们在博物馆享受历史遗产的馈赠时,从那些已经弥合的缝隙里,仿佛可以看到修复师们智慧的光芒在闪耀。

        (作者:王仁湘,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项目团队:

        本报记者 王美莹、李韵、宋喜群、王冰雅、张哲浩、杜羽、王斯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