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对天津工作提出“三个着力”重要要求: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三个着力”是时代交给天津的三道必答题。8年来,天津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转型,担当作为,勠力同心,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奋力前行,步履铿锵。
1.老工业城市的历史蝶变
日前,天津新氢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土建及设备基础施工按预定节点顺利推动,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具备每小时2000标准立方米高纯度氢气生产能力。该公司由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多家企业组建而成。
永利化工的前身,便是著名的永利碱厂。其107年的历史,是天津这座老工业城市发展的缩影。
20世纪初,天津有大片的盐碱滩涂,农业种植收成不佳,但在从日本留学归来的范旭东来看,这大片的盐碱地是开办精盐厂的便利条件。
1917年,久大精盐公司成立。同年,范旭东在塘沽建起亚洲第一家采用索尔维法生产纯碱的碱厂——永利碱厂,这是我国民族化工史上第一家制碱企业。从此,天津开启了自主创新、实业兴国的序幕。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天津革命活动逐步兴起。
1924年,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工作重点为开展工人运动。
1925年,天津成立天津纺织总工会,随后,印刷工会、码头工会等进步组织相继建立。
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津门儿女驰骋疆场,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奋斗。新中国成立后,天津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政权,完成了土地改革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探索,为天津的发展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国家的发展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6年8月21日,82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视察了天津新港和刚刚建设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结束视察后,他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天津港时强调,实体经济是大国的根基,经济不能脱实向虚。要扭住实体经济不放,继续不懈奋斗,扎扎实实攀登世界高峰。
实业报国,是天津的精神传承,也是禀赋所致。
第一台电视机、第一架照相机、第一只手表……天津在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创造过无数个“第一”。历史的车轮在前进,天津这座老工业城市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然也要经历一番阵痛。
关停整治两万多家“散乱污”企业,破解“园区围城”“钢铁围城”,这是彻底转变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壮士断腕”;实施875平方公里湿地保护、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153公里海岸线保护等一系列工程,这是描绘“美丽天津”新画卷的全新布局;组建智能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这是培育创新型经济的“大手笔”……“海港”向“智港”的华丽转身,让天津成为高新科技企业的集聚之地。
2021年,天津市借助出台《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措施》的契机,在全市范围建立起“1+16+36”为企服务工作机制,并以其为抓手,围绕热点,紧盯重点,破解难点,狠抓落实。
2.服务京津冀的智慧港口
津,渡口。天津“因河而生,向海而兴”。
天津港兴衰,一直与天津发展息息相关。
4月9日,全球最大集装箱海运联盟——海洋联盟在天津港开通欧洲新航线,这也是天津港2021年新开通的首条外贸远洋干线。
1860年,天津对外开埠,成为通商口岸。1952年10月17日,天津新港重新开港。
今天的天津港,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京津冀及“三北”地区的海上门户、雄安新区主要出海口,是“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和服务全面对外开放的国际枢纽港,同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个港口保持航运贸易,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港口前十。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天津港时强调,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
两年来,天津港集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不仅在智慧港口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上充分发挥了港口的枢纽作用。2021年1月17日,全球首创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在天津港全面运营,为世界智慧港口建设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天津样板”;天津港C段集装箱码头首个泊位同期实现联调联试,未来这里将成为智慧程度最高、建设周期最短、运营效率最优、综合成本最低、适用范围最广、绿色发展最佳的新一代全流程无人自动化码头。
2020年,天津港集团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抢抓国家加快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新机遇,海向拓展“一带一路”航线网络,深化“两港一航”中国港航新模式,做强环渤海“两点一航”“天天班”品牌,打造津冀世界级港口群;陆向服务京津冀、服务“三北”,海铁联运发展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35万标准箱,增幅位居世界十大港口首位,助力天津市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为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贡献了津港力量。
3.办好百姓“心头事”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天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百姓的“心头事”。
在天津市河西区南昌路45号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3岁的杨富兴切实感受到了家门口养老的便利。
在河西区,像这样统一加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牌子的场地已有26个,家门口养老正托起居民稳稳的幸福。
“通过征求老年人意见,规划全区养老服务布局。”河西区养老服务中心主任刘向军说,依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行动能力等,河西区以15分钟步行700米的适宜范围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绘好家门口养老“幸福圈”。
中心城区寸土寸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如何建?
改造是第一选择。“南昌路45号院的这几间平房原本就是一家养老院,2019年区里恢复其养老服务功能,并整合利用毗邻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拓展活动空间,增设栏杆、扶手等适老设施。”刘向军说。
“天塔街道富源里、越秀路街道爱国里等社区,也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改造。”河西区区长胡学明说,全区充分利用行政事业单位、区属企业闲置载体、商品房配套公共设施等,统筹解决居家养老服务场地问题。
有了场地,服务更要跟上。作为天津市居家养老服务的试点区,河西区专门设计涵盖4大类21项指标的调查问卷,对全区20万老年人开展普查。数据显示,助餐、医疗、家政服务是老人最需要的3项服务。河西区据此提升改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施,形成功能完备的“微系统”。将14个街道划分片区,引入9家有养老服务经验的运营商,引导其在片区内规模化、连锁化运营。
先有三岔口,后有天津卫。三岔河口交汇出天津最早的居民点、水旱码头和商品集散地。河口向上、子牙河北岸,是西于庄。这里曾是天津市中心城区最大的棚户区和危陋平房区,房子破旧、巷子狭小、下雨积水……“想要住上好房子”是上万户家庭的共同希冀。
目前,天津市区棚户区改造“三年清零”工作已提前全面完成,6.3万户近30万名居民告别“蜗居”。
每年实施20项民心工程,财政总支出这块“蛋糕”的75%“切”给民生,新增养老床位5066张,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年人160万人次,切实推进养老问题的解决;新增幼儿园学位69680个,基本解决因为二孩政策带来的入园难;优化社区村庄环境,创建美丽社区121个,美丽村庄150个;改造小区路灯4695个,提升改造乡村公路410条共533.7公里……从“向群众汇报”做起,扑下身子、找准差距,带着恭敬、带着感情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出实招硬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正成为天津基层党建的生动实践。
4.党建为魂,走稳时代“赶考路”
最近,天津大学讲授党史课的青年教师程斯宇火了。课堂上,他手绘的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示意图引发学生的阵阵惊叹。
“在天大的讲台上,面对的大部分是理工科学生,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知识结构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受理工科专业课教学特点的影响,相较于文科生而言,理工科学生对板书更加熟悉、亲切,也更习惯于接受这种知识传授方式。”于是,他不时把坐标系、地理示意图等搬上黑板,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举手投足皆思政”,是程斯宇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的信条。
“党史给我带来正能量,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给我带来正能量!”他说,在成长历程中,每当遇到困难和坎坷,从共产党人奋斗历程中汲取的正能量都能激励他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战胜困难,走出困境。
共产党人始终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天津大刀阔斧地进行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在疫情期间交出了高分答卷。
2019年年初,天津将“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列为“一号改革创新工程”,将全市视作一个“战区”,16个区、248个街镇、5205个社区村层层划分为“分战区”,赋予街道对区职能部门的“吹哨”调度权、考核评价权、人事建议权,各“战区”党委书记是该区域社会治理第一责任人,确保党的领导“一根钢钎插到底”。
面对不期而至的疫情大考,一声号令,天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冲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线,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凸显了街镇、社区党组织战区地位和轴心作用。
2020年年初,天津市宝坻区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占全市患者总数的1/3。宝坻区,地处北京、天津、唐山三角地带,这里一旦发生聚集性疫情,直接威胁北京和河北。
很快,宝坻区成立了由公安、街镇、社区、卫生院组成的4人小组,深入各社区、村摸排走访。为了找出感染时段去过发生疫情传播地的敏感人群,电视、广播、宣传车、各融媒体“紧急寻人”。
宝坻区黄庄镇有19个村、共11200人。疫情一出,全镇干部总动员,8个工作小组迅速展开排查。“排查重点人群,对于疫情防控太重要了。只有这样才能切断传染源。我们千方百计做通群众工作,让群众如实登记。”黄庄镇镇长李宝战表示。
黄庄镇武装部部长高云峰是黄庄村包村干部,每天一大早,带着《一封信》《明白纸》和村干部们一家一户走访,常常忙到深夜。
宝坻区共成立1260个小组,在351个社区和村进行疫情防控。最终,疫情被有效地控制住了。
天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通过主题教育这个“大熔炉”,让全市党员自觉把“小我”熔于“大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天津的广大党员干部正在努力把“三个着力”重要要求转化为干事创业、造福人民的务实行动,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难啃的骨头”,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本报记者 刘茜 陈建强 徐畅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