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30日 星期五

    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作者:张 琦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30日 06版)

        【专家笔谈】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8年来,党带领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攻坚克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脱贫攻坚取得了伟大胜利,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均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经过脱贫攻坚,贫困人口收入和福利水平大幅提高,贫困家庭“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人民追盼千年的小康目标得以实现。

        脱贫攻坚深刻改变了农村贫困地区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匮乏、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落后面貌,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释放了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发展的潜力,为推动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证明,脱贫攻坚既是一场深刻的物质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脱贫攻坚唤醒了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增强了贫困群众现代化发展观念,提升了贫困群众参与发展、参与建设的主人翁意识,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了强大精神力量。

        经过脱贫攻坚,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增强,基层民主建设更具活力,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相应制度安排、实践策略和有效经验,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经验示范。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继续在产业、生态、组织、文化和人才等方面发力,推动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向农业农村倾斜。一是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兴旺。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为主体,以优势特色资源为依托,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二是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生态宜居。要以生态振兴促进乡村宜业、宜居,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三是促进组织衔接及强化,实现治理有效。要将“五级书记抓扶贫”成功经验运用到乡村振兴中来,形成新时期“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良好格局;同时,加强领导、建强队伍,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兼具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的乡村振兴战斗堡垒。四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实现乡风文明。文化振兴,塑骨铸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思想道德和公共文化建设,实现教育引导、舆论宣传、实践养成、外化于行;同时,深入发掘本地传统优秀文化,积极借鉴国内外乡村文明优秀成果,形成富含特色、饱含新意的新时代乡村文化。五是内育外引,实现人才振兴。以“内育”培养乡土人才,通过教育培训,培养新时代乡村发展所需的新型职业农民,使其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以“外引”促进乡村人才优化配置,引进懂科技、懂管理、懂市场、懂法律的现代化人才,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新智慧。

        (作者:张琦,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