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29日 星期四

    从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看当前我国经济形势——

    新动能发展加快,结构性挑战仍存

    作者:许伟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29日 15版)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延续向好回升势头,生产和贸易活动更趋活跃,服务和消费缺口进一步收窄,新动能发展步伐加快,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十四五”有望实现良好开局。

        从生产侧看,恢复面继续扩大。经济恢复不平衡状况有所缓解,商品和服务生产均稳步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24.5%和29.2%,与2019年同期相比,两年平均增速均为6.8%。从具体品种看,2021年一季度,80种重要工业产品有75种同比正增长,比例达93.8%,即便与2019年同期相比,两年平均实现正增长的比例也达82.5%,较去年四季度恢复面显著扩大。

        从需求侧看,缺口有所回补。商品消费受疫情冲击相对较小,复苏更快。消费大数据指数显示,一季度商品消费与2019年同期相比,两年平均增速已超12%。服务消费恢复相对滞后,但两年平均增速也超过4%,较去年四季度,增幅扩大约3个百分点,消费缺口进一步弥合。投资势头略有放缓,但仍保持回升势头。基于工程机械物联网数据构建的土建大数据指数较2019年同期上升7.2%,两年平均增长3.5%,增幅较四季度减少3.7个百分点。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长49%,与2019年同期相比,两年平均增长13.5%,略低于去年四季度增幅。

        从经济效益看,企业盈利状况持续好转,亏损面显著下降。供需改善推动产业利用率持续改善。一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回升至77.2%,为2013年该数据公布以来新高。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率提高到6.6%,为有历史数据以来新高。企业亏损面从去年同期的36.4%下降到27.1%,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企业盈利和产能利用状况改观,进一步提振企业经营预期。近期1万多家企业参与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6.5%的企业对全年发展前景感到乐观,44.5%的企业有扩大投资的计划。企业招聘意愿回升,就业总量压力持续缓解,一季度累计新增就业297万,仅比疫情发生之前五年同期均值少29万。

        从动能转换看,数字化智能化继续引领。智能装备生产提速,今年一季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108%,两年平均增长38.2%,明显超过2018年和2019年的水平。数字化相关的电子元器件需求大幅上升,仅我国集成电路进口,过去一年半时间里月均同比增速超过20%。

        展望二季度乃至全年,疫情影响逐步减弱与经济周期回升碰头,经济有望延续向好势头。在供求总体接近平衡的同时,也要看到:经济恢复成果的巩固,还面临不少突出的结构性挑战。

        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中下游企业利润受挤压。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对中下游企业盈利造成一定影响,企业盈利有所分化。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看,前两个月有7个行业利润率超过10%,其中4个属于采矿业,其余分别为医药、烟草、酒和饮料行业。设备制造业利润率普遍较低,船舶制造业甚至出现一定亏损。

        供应链关键环节存在断点堵点。芯片供求缺口明显扩大,多家车企纷纷宣布暂时关闭部分车型生产。国内部分车企产能释放也受到影响,对外芯片依赖度较高的部分电动车企业一度宣布停产数日,提车周期拉长。受疫情影响,国际物流仍不通畅,全球航运价格居高不下。4月中旬,宁波—美东集装箱航线价格几乎是去年同期的2.5倍。

        债务偿付压力突出。去年宏观杠杆率上升约25个百分点,今年要保持杠杆率基本稳定,前期积累的部分风险很可能“水落石出”。地方债务到期规模增加,更多PPP项目进入运营付费阶段,加上保运转、保民生相关支出刚性,部分地方还本付息压力明显加大。不少纾困融资陆续到期,企业偿付压力加大,不良资产暴露风险上升。

        房地产市场反弹压力增加。2020年年末,国内住宅待售面积降至2.2亿平方米,仅相当于1.7个月的销售量。与2015年4.8个月相比,房地产库存水平明显下降。尽管遭受疫情冲击,但2020年全年商品住宅销售额增速达10.8%,超过2019年增速。房地产相关信贷需求较强,今年一季度住户部门贷款环比上升2.56万亿元,与去年三季度的历史最高接近。3月,70个大中城市中有62个环比上涨,较上月增加6个。

        随着经济运行逐步回归常态,宏观政策需在坚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前瞻性,加大稳物价力度;积极释放有效产能,增强供给弹性,缓解局部供需失衡压力;增加物流基础设施供应,打通物流堵点断点;抓住有利时间窗口,积极处置地方隐性债务;增加重点城市住房供应,加强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积极落实“房住不炒”;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增强“十四五”规划与碳达峰、碳中和布局的衔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许伟,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