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四五”新进展新成效】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正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开局和起步的重要阶段,交通运输行业将重点围绕补短板、促融合、提质效、保安畅、强服务、优治理等六方面开展工作,力争到2025年交通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科技创新赋能交通运输发展
随着雄安新区转入大规模建设阶段,交通路网建设正热火朝天地推进。近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至山东德州高速公路京冀界至津石高速公路段(简称“京德高速”)(一期工程)桥梁实现全部贯通,为5月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京德高速在设计过程中提出了永久路面、智能建造、智慧高速三大创新理念,积极推广BIM(建筑信息模型)、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公路管理中的应用,推动高速公路建设及养护的数据集成、分析和应用,解决公路信息化过程中系统重复建设、信息孤岛、建养脱节等问题。
“‘十四五’规划纲要将科技创新摆在了首要位置,交通运输行业的科技创新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兼综合规划司司长汪洋表示,接下来交通运输部将坚持科技创新赋能交通运输发展,以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为主线,以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为导向,着力在四个方面发力。一是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改造,全方位赋能交通发展;二是提高运营管理的智慧化水平,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数字大脑,进一步提升行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三是推进先进交通装备应用,打造先进实用的运输装备体系;四是夯实科技发展基础,加强基础研究,推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此外,‘十四五’期间我们也将继续配合相关部门,推进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发展,助力行业共同发展,推动智慧交通高效有序发展。”汪洋说。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当好先行
4月26日上午,满载着河南信阳茶叶的农副产品专列驶出信阳市,开往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随后将一路向西驶向中亚地区。中国铁路郑州局圃田车站党总支书记陈国辉表示,郑州作为我国中东部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与周边多个地市开展了深度合作,全力当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火车头。
据了解,近年来中欧班列除了作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践行者,还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推手。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开行3398列,发送货物32.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5%和84%,综合重箱率96.5%。自2020年5月份以来,中欧班列已连续11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开行规模和质量保持稳定。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王志清表示,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循环的动脉,串联生产、消费、流通各个环节,是形成完整内需体系坚实的支撑,同时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纽带。
王志清指出,交通运输部门将在大力完善综合交通网络的基础上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全力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安全,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当好先行。
为智慧民航建设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拿出手机扫一扫健康码进入机场出发大厅,用手机办理好电子登机牌,完成自助值机,再办理完行李自助托运后去安检口,其间不用接触任何工作人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今在我国的许多机场,自助、无纸化的登机体验正改变乘客的乘机习惯。
“这样便捷的出行体验正是智慧民航发展的体现。”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董志毅表示,“十四五”期间,民航局将以智慧民航建设为主线,把推进智慧民航建设贯穿到行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让智慧民航建设成为驱动行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影响着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也全方位重塑了民航业的形态、模式和格局。董志毅介绍,2017年,我国就提出智慧民航发展的概念,在2019年中国民航发展论坛上,各国专家一起深入探讨和交流了世界民航、智慧民航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当前,中国民航已经迈入从单一的航空运输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的新阶段,但我国民航基础设施核心资源不足和巨大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尚未得到根本缓解。而智慧民航的发展是解决民航发展问题的重要支撑。”董志毅强调,“十四五”期间,民航局将继续秉承开放包容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整合优化行业内外各方资源,研究建立智慧民航建设专家库,扩大智慧民航建设参与范围,提高参与度,汲取各方先进经验做法,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为智慧民航建设构建开放融合的发展环境。
(本报记者 訾 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