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国天眼”(FAST)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作为研制队伍中的一员,我无比兴奋与自豪。
我是一名90后,2013年毕业后一直从事编程和算法相关工作,2014年下半年从上海回到贵州。当时在网上看到FAST项目的招聘启事,觉得有意思,便想去试试。
进入面试后,我见到了一个印象深刻的人——穿着旧皮大衣、留着八字胡,特别朴实,但声音磁性,说话严谨,感觉学识很渊博。这就是项目负责人南仁东老师。交流中,他勉励我:“你放心,如果有兴趣,这里会有大量工作给你做,有你用武之地。”
后来,我加入了FAST团队。我印象中的科研工作者都是穿着白大褂,在无菌房间里操作一堆超级计算机的样子,但FAST的科研现场却完全不同。在FAST的索网安装阶段,我们就住进工地旁的板房,每天踏着泥巴路,整理、安装数不清的钢材、脚手架,除了“造型奇特”之外没感觉出科研的味道。我一度想,莫非是走错片场了?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一边维护网络,一边用视频、照片全程记录望远镜建造过程。其间,我对南仁东老师的了解逐渐增多,他时常上圈梁、爬塔,在馈源舱焊缝检查……哪里有活,就去哪里。他对工程问题思考得极深、极严谨,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极关心、极体恤。
2016年9月,我们从板房搬进综合楼,吃住都有了改善。为了调试望远镜,项目成立了调试组。为了解决当时控制方面存在的一个难题——索驱动和馈源支撑总控的接口未能实现、望远镜无法整体联调,组长姜鹏老师让我参与写代码、测试代码。从没接触过望远镜控制的我不停钻研、请教同事,每天都忙到深夜一两点。2017年8月27日,我们完成了对3C286的40分钟跟踪观测,并且持续接收到了信号,那时,我开心极了。
那次之后,我又回到了熟悉的编程和算法工作,全身心地参与到了望远镜的控制调试中。我发现,望远镜本身包含了太多的材料、技术与知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并形成系统的认知模式。“天眼”工程是一件“仰望星空”的事业,我深知需要补充的知识还很多。我会不断探索、创新,踏实笃行,为日后在科研中出好成果、出大成果尽一份力。
■寄语与期待
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负责人、著名信息技术专家 谢晓尧:
如果把天眼FAST对外太空的观测称为“顶天”,那么,对观测结果的大数据研究就是“立地”。“顶天”与“立地”是天眼FAST探测宇宙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辉煌成果的背后,是团队成员极其艰辛的付出,其中,青年科研工作者展现出尤为可贵的拼搏勇气。从联通世界到联通宇宙,我与团队一起奔跑,支撑我们前行的是南仁东等老一辈科学家坚毅、执着、不断创新、攻坚克难的精神品格,是勇攀高峰、舍我其谁,为祖国崛起担当使命的科学家精神。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李晓、张蕾、颜维琦、詹媛、訾谦、王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