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万里映海疆,战舰劈波闯大洋。在远海大洋上,一支支现代化人民海军舰艇编队正劈风斩浪,战斗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第一线,战斗在履行大国责任义务的第一线,官兵们用实际行动向建党百年献礼。
今年是人民海军成立72周年,远海训练、战备巡逻、远洋护航早已成为海军部队的常态。就在这两天,位于南海前哨的海军航空兵某机场,从清晨到后半夜,一架架反潜巡逻机、预警机压茬起飞,在复杂的海空情况中抓住练兵良机,不断向更远空域、更险战场振翅翱翔。
72年来,人民海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纵横万里海疆,勇闯远海大洋,逐渐发展成为战略性军种。进入新时代,人民海军加快由近海防御型向远海防卫型转变的步伐,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海上机动作战、海上联合作战、综合防御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在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的伟大征程中奋勇前进。
“艇由我操纵,我听党指挥”
“13年前,我作为刚毕业的实习学员参加了海军首批护航行动。那时别说支队,就是整个舰队能拿得出手的舰艇,两只手就数完了;13年后,作为一名舰领导再次踏上这片海域,我亲眼见证了党领导人民海军建设取得的非凡成就。”正在执行第37批护航任务的长沙舰“新老水兵对话会”上,副舰长施军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及两次护航的不同感受,与官兵们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心灵对话。
“千里万里,党在心里;时差温差,思想不差。”虽远隔万里,但编队各种教育活动与国内保持着“零时差”。上午海军机关举行完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中午舰政委邹琰就收到了相关资料。结合远海信息终端获取的丰富素材,党课教育、党史故事会等活动在编队相继开展。
大洋深处,一艘新型核潜艇正在执行战备巡航任务,被称为“水下听风者”的某艇员队声呐班长蒋金良,正全神贯注地用耳朵感知潜艇外的“风吹草动”。他所在的艇员队曾创造了中国潜艇史上航时最长、航程最长、水下航行时间最长、一次性潜航时间最久等多项纪录。
北部战区海军某艇员队政治委员张志正表示:“不管潜得有多深、航行有多远,我们始终让鲜红的党旗在深蓝飘扬,把‘艇由我操纵,我听党指挥’镌刻在远洋大海。”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军党委始终把从思想上政治上建强海军作为基础性工程紧抓不放,坚持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落到实处,制定下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海军政治工作的意见》《海军党委贯彻落实〈关于构建新时代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意见〉的具体措施》等文件,为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作出规范和要求。
72年来,一代代海军官兵坚持听党话、跟党走,在艰苦卓绝的军事斗争和继往开来的建设发展中,形成海上猛虎精神、海上先锋精神、海空雄鹰精神、西沙精神、南沙精神、核潜艇精神……
“全时待战,随时能战”
今年春节,一支由多艘驱护舰和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转战太平洋、印度洋开展历时1个多月的远海实战化训练,与陆军、空军、火箭军等多军兵种进行联合训练。
3月,我国首艘万吨级驱逐舰南昌舰编队,首次进入日本海开展远海训练。
4月,辽宁舰航母编队穿越第一岛链,在台湾周边海域进行例行性训练,锤炼提高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能力……
近年来,海军各级始终把军事斗争准备作为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做好“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的准备。“基于能力抓基础训练、基于任务抓实案训练”等一批战法训法在部队广泛推广,一系列立足复杂条件的演习演练相继展开。
素有“海岸霹雳第一团”之称的东部战区海军某岸导团,是海军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发展的典型代表。部队历经多次换装,全体官兵始终发扬迎难而上的精神,积极探索人装结合战斗力速成方法,针对短板弱项集智攻关,不断充实更新战法库,形成上百种多路开进、战术迂回等机动方案,实现从固定发射到机动发射、从择机发射到随时发射的转变,成为海军重要的远程精确打击力量。
2020年4月,成都小伙韩啸驾驶帆船穿越亚丁湾,与中国海军第34批护航编队不期而遇。激动的韩啸把与护航编队通话的视频放到网上,再次把亚丁湾护航带入公众视野。
“我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如需要帮助,请呼叫我。”一句承诺,13年坚守。37批护航编队,110余艘次舰艇、3万余名官兵接力前行,1300余批次、6900余艘过往船舶即是见证。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今年清明,浙江省杭州市安贤陵园,自发前来吊唁“海空卫士”王伟的人络绎不绝。人民铭记英雄,历史铭记英雄。而对英雄最好的告慰和铭记,就是接续奋斗。
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根本途径在转型,必由之路也在转型。由近海防御型向远海防卫型转变,首要的是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好目标图、路线图。海军党委坚持把海军建设放在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战略目标,放在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安排下审视思考,从宏观层面对海军转型建设的目标、路径和任务作了筹划,对海军的未来作了设计。
2020年11月,凛冽的海风掠过甲板,辽宁舰迎来又一个飞行日。航母舰载机着舰指挥官孙宝嵩紧紧盯着空中的歼-15飞机。“调整姿态、放下尾钩、对正跑道……”他在心里默念着降落要领,盯着空中的飞机精准地完成每一个战术动作。
“嘭”的一声,第一架战机牢牢挂住阻拦索。紧接着,更多飞机鱼贯降落,把阻拦索一次次拉出大大的“V”字。最后一个降落的张宇亮打开座舱盖,健步走下战机,坚毅的脸庞写满兴奋。他们就是海军首批生长模式培养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
单批认证人数最多、平均年龄最小、飞行时间最少、认证周期最短。这批“尾钩俱乐部”新成员的加入,标志着我国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生长路径培养链路全面贯通。
“张宇亮们”的成功,是海军抓好转型建设的一个缩影。
转型建设没有旁观者,海军上下坚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坚持严格标准、聚力攻坚、统筹兼顾,推动部队转型发展。
海军毕昇舰官兵近年来格外忙碌。作为专为新装备试验而生的试验舰,各种新型舰载武器要先在毕昇舰上试验成功后,才能正式列装作战舰艇。“一年出海200多天,试验任务一个接着一个,最怕的就是耽误了试验,延误了装备入列。”毕昇舰舰长韩纯强说。
凭借毕昇舰官兵的努力,一个个好消息接踵而来——
2019年9月,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两栖攻击舰下水,标志着海军两栖作战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9年12月,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付入列,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双航母国家;
2020年1月,新型万吨级驱逐舰南昌舰服役,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
(本报记者 章 文 本报通讯员 莫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