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俄罗斯总统普京21日在莫斯科马涅什中央展览大厅发表年度国情咨文时强硬指出,俄一直以来以克制态度回应西方不友好行动并希望双方建立友好关系,“但如果有人将此番善意当成冷漠或者软弱,想以烧毁甚至炸毁沟通桥梁的方式迫使我们低头,那么他们最终将明白,我们的回应将是非对称、迅速而强硬的”。此间观察家指出,该言辞无疑是对乌克兰、东欧某些国家以及美国等近期“群殴”俄罗斯的再一次明确警告。
俄乌边境剑拔弩张
2014年4月,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爆发政府军和民间武装的大规模冲突。经国际社会斡旋,冲突双方分别于2014年9月和2015年2月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达成停火协议,此后大规模武装冲突得到控制,小规模交火时有发生。2020年7月,处理乌克兰危机的三方联络小组与乌东地区民间武装代表举行视频会议,各方就在这一地区全面停火达成一致。据联合国最新数据显示,冲突造成约1.3万人死亡。
自今年2月以来,俄乌边境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先是自行宣布独立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警察负责人遭遇刺杀未遂事件,随后乌克兰强力部门人员动用迫击炮射击戈尔洛夫卡市、顿涅茨克郊区,激烈战斗使双方均出现人员死伤。
俄政府、军方以及舆论均认为,无论是言辞还是行动上乌克兰都在进行战争准备。本月初,乌总统泽连斯基抵达顿巴斯,以最高军事统帅身份视察前线阵地,鼓舞军队士气。14日,乌军在其南部靠近克里米亚的地区举行装甲部队演习。乌国家安全局19日发布消息,称国家安全局、国家警察局、国家边防局、国民警卫队、国家紧急情况局以及军队等乌武装力量和地方政府代表近期将在全国大部分州举行反恐演习,演习重点是保护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目标和边境安全,加强各部门协同应对恐怖主义和颠覆国家活动的能力。21日,泽连斯基签署一项该国议会3月通过的兵役法修正案,允许乌武装力量在特殊情况下,无须总统颁布的军事动员令,直接征召预备役人员入伍参与军事行动,以此提升其在军事冲突期间的作战能力。
面对乌可能对乌东民间武装大打出手并威胁克里米亚安全的架势,俄发出强硬而坚定的信号。俄防长绍伊古13日说,俄方向本国西部边界地区调遣了两个军的陆军和三个编队的空降部队。俄从里海分舰队抽调15艘舰船,于17日通过刻赤海峡进入黑海参加军演。同时,俄方还派出50架战机赴克里米亚执行战斗执勤任务。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俄军在俄乌边境和克里米亚地区成倍增加了军力部署。根据商业卫星拍摄的俄军部署图像,在俄乌边境地区的俄方一侧和克里米亚地区,俄军部署了苏-34、苏-30、苏-27、苏-25、苏-24等各种功能的战斗机,以及攻击直升机、侦察无人机等。此外,还有空降部队、摩托化步兵和装甲部队、无人侦察机、干扰装置、野战医院等,总兵力达到8万人。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则透露,俄在乌克兰边境和克里米亚集结部队超过10万人。
美军方评估,莫斯科向俄乌边界大举增兵不仅仅是为了增加胁迫乌克兰的政治筹码,而且也是为“入侵”乌克兰作准备。
乌克兰危机不仅反映在军事对峙上,外交场合也不断迸溅出火花。4月12日,乌克兰外长库列巴飞往布鲁塞尔会晤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并与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谈。三人一致表示,俄已经在进行“自2014年克里米亚被非法吞并以来最大规模的部队集结”,将数万名作战部队派遣到俄乌边境。斯托尔滕贝格喊话,要求莫斯科“必须结束在乌及其周围地区的军事集结,停止挑衅并立即降级”。布林肯说,美国坚定支持乌克兰主权与领土完整,将考虑乌克兰加入欧洲-大西洋联盟的“愿望”。
至此,乌克兰由危机升级至冲突似乎只差“一根火柴”。
危机解决前路茫茫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短期内在乌克兰不会爆发大规模冲突。事实上,美总统拜登本月13日给俄总统普京打去的一个电话,已促使本轮乌危机趋缓。拜登提议美俄元首“在可预见的将来”举行面对面会晤,而当务之急是俄乌双方避免爆发冲突。为表达诚意,原本用于威慑俄的美军两艘驱逐舰不再前往黑海执行任务。同时,普京则强调通过新明斯克协议政治解决危机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俄以军事决心迫使美国和北约妥协,新一轮俄乌冲突基本不会爆发。第一,克宫认为乌领导人缺乏经验、不负责任,俄可以军事实力将其从“狂热的战争喧嚣”中浇醒。第二,俄明确警告美国,在支持乌问题上应有克制,以免2008年格鲁吉亚失去阿布哈兹、南奥塞梯那一幕重演。第三,俄说服德、法,无条件支持乌的任何行动和言论可能使欧洲付出巨大代价。第四,俄向顿巴斯的居民保证,如果基辅发动进攻,俄罗斯将不会放弃他们。
长期来看,乌克兰危机的最终解决,不仅取决于乌政府以及顿巴斯民间武装,还要看美西方“倚乌遏俄”的立场是否坚定。
克里姆林宫认为,乌克兰维持稳定对俄而言至关重要,俄并不希望顿巴斯爆发内战,因为那里生活着数量众多的持有俄罗斯护照的民众。俄外交部则要求,那些自称乌盟友的国家,应当停止用供应武器弹药、非杀伤性产品、提供资金和情报、培训人员和给予政治支持的方法唆使基辅当局冒险。
俄战略学界认为,俄乌矛盾虽难以调和,但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当前担心乌爆发战乱将祸及自身,故而基本上采取调解立场。据法国《每日舆论报》报道,法总统马克龙日前在巴黎与到访的乌总统泽连斯基对话时,曾尽量寻找一种礼貌方式回绝乌方提出的加入欧盟和北约要求,因为欧洲不想因此与俄开战。
与欧洲在乌克兰危机中的立场有所不同,美国则不停向乌输血。一方面,美防长奥斯汀4月14日在布鲁塞尔表示,美将继续向乌提供非战斗装具、某些类型的武器等物质支持,以及派遣一些军事教官。另一方面,美担心俄乌冲突爆发或导致乌再次“惨败”的后果,美和北约声誉遭到无可挽回的打击,故无奈地向乌政府施压。
军事警报已经过去的事实并不意味着紧张局势将消退,顿巴斯高度紧张的局势已成为新常态。根本原因在于,2015年达成的、作为解决顿巴斯冲突基础的新明斯克协定从签署之日起就胎死腹中。时任乌总统波罗申科之所以签署该协定,是因为这是乌克兰政府军避免彻底失败的唯一途径。
在乌民族主义者看来,如果履行该协定,不仅破坏2014年“广场革命”成果,而且还将进一步增强俄在乌影响力,其行为等同于“叛国”。乌政府未退出该协定,是因为其是在德、法两国的调解下签署的。泽连斯基曾试图修改该协定,但在俄反对的情况下未能成功。不仅如此,俄也不同意乌克兰提出的让美国参加俄乌德法四国“诺曼底模式”峰会的要求。
当前,能够保证顿巴斯地区和平的唯一手段,是俄美两国元首的政治意志及是否“正确读取对方信息”。
俄不容触碰的“红线”
今年以来,俄罗斯面临的国际形势骤然恶化。除以乌克兰危机为杠杆向俄施加军事、外交压力外,美国还联手欧洲先后实施两轮对俄制裁,而保加利亚、波兰、捷克等国则驱逐俄罗斯外交官。对此,普京在21日发表国情咨文时给予了精准的回应。他借用英国作家吉卜林《丛林之书》的情节描绘说,今天的俄罗斯无缘无故地被盯上了。盯上俄罗斯的国家就像老虎谢尔可汗一样,身边迅速聚拢起各种小胡狼。一切就像吉卜林书中所写的那样,它们应声嗥叫,向主人献殷勤。
普京向出席国情咨文发表现场的上千名俄联邦议会议员、政府高官以及收看电视直播的俄公民表示,俄在国际舞台上维护本国和平安全、人民福祉与国家发展,在国际法框架内捍卫自身利益。他强调,任何挑衅俄罗斯的人都将感到悔之不及。对于那些不愿对话且姿态傲慢的国家,俄罗斯永远能够找到捍卫自己立场的方法。普京为此警告说,与莫斯科交往时不要越过“红线”。
普京透露,俄武器装备的建设和更新是常态化的,到2024年俄军现代化装备的比重将接近76%,而今年俄“三位一体”战略核打击力量中的现代化武器比重将超过88%。其中,新型“先锋”高超音速洲际弹道导弹和“佩列斯韦特”战斗激光系统已经列装,新型重型洲际弹道导弹“萨尔马特”将于2022年年底开始入役,“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系统也将于近期投入使用。根据俄武装部队发展规划,“波塞冬”核动力鱼雷、“海燕”核巡航导弹等其他最新战斗系统的研发工作正在进行中。
普京发表国情咨文后,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共青团真理报》广播电台节目中解读了普京的“红线说”。他说,“至于‘红线’,它们显而易见。这首先是我们的外部和内部安全利益,不允许有人从外部干涉,无论选举还是其他国内政治进程,不允许与我国进行侮辱性交谈,不允许侵犯我国经济利益”。
似乎是配合着普京发表年度国情咨文,俄北方舰队19日在北极地区举行大规模跨军种演习,所属战机在巴伦支海上空对美国、挪威军机进行拦截和伴飞。除了核潜艇、导弹舰艇编队之外,演习还有空军、防空部队的特种装备参加,旨在确保俄在北极地区的经济设施安全,解决可能出现的危机并护卫俄北冰洋运输线。3月下旬,执行“白熊-2021”北极考察任务的俄海军三艘核动力潜艇在北冰洋同时完成破冰出水任务,引起全球军界和国际战略界的巨大震动。
(本报莫斯科4月22日电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韩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