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既需要强大物质力量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也需要强大精神力量培根铸魂、立德润心。榜样是鲜活的价值观、有形的正能量,具有示范引领、化风成俗的强大感召力。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的伟大征程中,讲好民族英雄和时代先锋的故事,进一步发挥榜样的灯塔作用,对新疆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树立时代典型,弘扬榜样精神,积极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社会风尚,是凝聚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强大精神力量的重要举措。
用榜样的力量绘就新疆的精神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基因禀赋,爱国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礼赞为国尽忠、心系天下的英雄,从来都是史册丹青中最浓墨重彩的内容。
回顾历史,爱国主义始终是推动新疆社会稳定和发展进步的重要引擎。班超在张骞事迹的感召下,毅然投笔从戎,带领西域各族民众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突出贡献;民族英雄林则徐来到新疆后,不计个人祸福得失,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林则徐的影响下,左宗棠毅然收复新疆,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血洒天山,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英雄精神既承载着各自的时代特征,又不断浓缩升华,汇聚为激励新疆各族人民推动新疆稳定和发展的强大力量。
今天,推动新疆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必须坚持以爱国主义为统领,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不断丰富其时代内涵,积极引导新疆各族人民树立正确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激活新疆各族群众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边疆的内生动力。
用榜样的事迹彰显新时代奋斗者底色
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的实践中,涌现出一大批时代楷模。如,永不折翅的“帕米尔雄鹰”拉齐尼·巴依卡;“桃李不分家,落地为兄弟”的民族团结模范尤良英;被誉为边境线上“活界碑”的魏德友;坚持带领全村各族群众共同致富的“最美村官”刘国忠;村民心中的“杰米拉”(维吾尔语“美丽的丫头”)、好书记李元敏,等等。他们都是新疆基层共产党员的代表,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华章,彰显出新时代奋斗者的底色。
宣传学习好榜样的光辉事迹,要紧扣时代脉搏,深入阐释榜样事迹中蕴含的珍贵品质和精神风范,多角度、多层面讲深讲透他们忠诚奉献、许党报国的初心,舍生取义、敢于担当的勇气,实干兴邦、为民尽责的热忱,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作风。积极引导新疆各族群众向榜样们学习,扎根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工作,用爱国和奋斗书写人生壮丽篇章,让“平常时刻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信念成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以榜样为源泉创作更多高质量艺术作品
近年来,新疆的文艺工作者以榜样为原型,创作出很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他们坚持用榜样身边的感人故事作为创作素材,既彰显出榜样的精神风范,又使作品接地气、有生气。比如,新疆文联的艺术家们追寻拉齐尼·巴依卡同志的生前足迹,搜集了大量真实故事和感人事迹,创作的作品打动人心;电影《我的阿恰》从生活维度塑造人物形象,做到了对普通人人性的自然呈现;以“最美村官”刘国忠为原型的话剧《金色的胡杨》,展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的时代楷模。这些以榜样人物为原型创作的广播剧、报告文学、相声、绘画等艺术作品,成为新疆艺术创作中最亮的闪光点。
这些朴实、接地气的文艺作品,在为新疆各族群众送上艺术大餐的同时,也发挥出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为了让更多群众欣赏到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新疆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力求把更多弘扬爱国主义、反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艺作品推送到基层各族群众身边。
以榜样的精神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民族团结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更好发挥文化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的独特作用,厚植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榜样们来自千千万万各族普通群众,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榜样们的道德追求和精神风范,得到各族群众的认可和效仿。因此,宣传榜样、学习榜样,能够不断提高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让中华文化始终成为各民族共有精神血脉,成为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榜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在他们的引领下,各族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更加坚定稳固。榜样是各民族的优秀代表,是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典范。学习榜样,有助于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凝聚起“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作者:李元斌,系新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