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18日 星期日

    在都市抒写山水田园诗

    作者:颜维琦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18日 09版)

        迥溪霜松图(中国画) 郑文

        园之语(中国画) 郑文

        夏园深秀(中国画) 郑文

        山色争秋(中国画)郑文

        【艺海撷英】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这是唐人王维在诗中营造的山水田园意境。当步入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一楼展厅,穿过青绿色的园林景墙,驻足“静观万象——郑文山水画展”前时,周遭一切都安静了下来,叫人恍若置身王维的诗画之中。随着画家的笔墨叙事,观者或山间徐行,或春溪泛舟,游走于山水和田园之间,与古人心会神契。

        不同于中国山水画惯见的浓墨重彩,郑文笔下的山水是简淡的、妍雅的,没有丝毫“墨气”,甚至有些显得过“白”。但细品,无声处却蕴含着万千气象,沉静中实有一条通往时间深处的河流。从事山水画创作三十余年,长期致力中国山水画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如今担任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郑文以其山水画创作在海上画坛成了一个独特的存在。

        读郑文的画,最强烈的感觉就是静。简单、干净、安静,这是她生活和工作的日常。“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郑文曾援引宋人唐庚的诗将自己的画集题名为《山静日长》。一个“静”字,无疑是她最为向往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愿景。

        寄怀自然、隐居山林的诗画从来就是中国艺术的圭臬和渊薮。静,是郑文山水画的出发点,也是她笔墨和心灵的归宿,最终抵达的是中国文化中的诗性,是对那种最本初的纯净的崇尚和追寻。艺术评论家徐明松引了海德格尔那句“诗意的栖居”来评价郑文的山水画创作,并进一步阐发道:“在历史的现场,郑文与古为徒,与古为新。她以女性温婉柔润的特质,娓娓道来关于山水画起承转合的笔墨叙事,不卑不亢、不疾不徐、从容自若,为当下的观者呈示了穿越千百年来或隐或现的文脉线条。”

        这样的从容自若,和性格有关,更来自画家数十年间一次次重返传统得来的底气。在华东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学习期间,她几乎临遍当时所能获得的宋元明清山水画经典作品。和后来素净简淡的风格不同,当时她的画风宽厚有力,莽莽苍苍,颇有些大将风度。

        留校任教后,郑文继续一头扎进传统,从范宽、郭熙起,历赵孟頫、元四家、沈周、文徵明、龚贤,直至“四王”“四僧”等,一一涉足。出于教学研究的需要,郑文更为留心探究传统山水画作品形成的内在产生机制。2006年起,郑文从“格法”入手,开始系统梳理山水画传统的本源。她认为,格法是传统山水画得以传承和演化的基础,是传统绘画的精髓所在。由此她开始了十年的“白画”创作。

        转向“白画”这一方向,郑文当时并不被人看好。显然,这样的画不适合参展参赛,很难得到关注,但她仍坚持走自己认定的路。这一时期的“白画”创作,是她深研传统而留下的足迹,也是一种体现为作品形式的“读画笔记”。长时间深入传统、抽丝剥茧,她将传统的山脉、景观、园林结构,甚至每棵树的结构都研究透彻了。很多传统的物象画法她都分门别类地探究过,从造型到笔势,已了然于心。也由此,她得以自由出入传统,不管怎么画,也不管画老的还是新的,都能实现自我心性对山水自然的一种观照。

        “白画”之后,郑文重拾当年学习花鸟画时期的没骨画法,用当代没骨法重构心中的大山水意象。彼时,色彩重新回到了她的视野,她将古淡妍雅的色彩基调注入自己的画面,平淡中蕴丰富、通透中见浑厚,使得笔下一贯的江南韵调更上层楼。她用没骨法来表现山石,但树木还是古法用笔,这样一来,画面上就呈现出了大理念和小细节的映衬之美。

        从展览的第一部分“画格文心”起,一路行至终篇“城市山林”,观者能够清晰地看到画家在传统和时代中所走过的路径。传统资源为画家提供了丰厚的滋养,使得她乐于随遇而安,从容不迫地写出自己心中的一片江南。

        “人是不可能独立于传统而生活的。”回望自己走过的创作道路,郑文认为,最大的源泉来自传统。她说:“传统是一个宝藏,当你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阅历去重新观看它时,它会给你无穷的灵感。回到传统,理解传统,你会觉得很踏实。用传统来审视和表现当下,表现鲜活的生活,则是下一步要做的。”

        郑文的山水画作中几乎没有人物。寻遍展厅,方在一件作品中见到溪边放棹的两人。身在都市的画家为观者绘出一片桃花源,这是对人与自然这一永恒主题的时代表达,让人时时沉浸、流连。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建君的话说,“郑文意图梳理完整的山水脉络,构建宏阔而开放的宇宙观,描绘心中的一片江南,映照传统与未来。这是她理想的内心图景,也是她写给时代的山水散文诗。”

        (作者:颜维琦,系本报主任记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