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14日 星期三

    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

    ——新发展理念的本质属性及其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作者:蔡之兵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14日 11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作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实现现代化意义重大,如何找到能指导自身现代化路径的发展理念,是每一个国家都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深入理解“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需要从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角度来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本质属性及其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认识论——新发展理念是建设现代化的必然路径,也是建成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自工业革命以来,实现现代化就成为各国共同的发展目标。由于不同国家基本国情不同,各国选择的现代化发展路径也不相同。二战之前欧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路径与二战后日韩新等国的现代化发展路径明显存在巨大差异。可以说,世界上并不存在一条适宜于所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实现现代化需要各国从本国实际出发进行探索。

        从我国现代化历程看,1949年以来的现代化历程可以分为前三十年的“站起来”阶段,其后三十年的“富起来”阶段以及新时代迎来“强起来”阶段。在第一个发展阶段,我国现代化的成就主要体现为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由于现代化诞生于工业化,是工业革命及其一系列衍生物的系统产品,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为我们实现现代化目标奠定了重要前提和基础。在第二个发展阶段,我国的现代化成就主要体现在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GDP规模从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41万亿元,跃居全球第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在这一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极大夯实了我国建设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包括创新能力不强、生态环境污染、区域和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一系列制约我国现代化水平继续提升的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其中新发展理念既是建设现代化的目标,也是建设现代化的方式。

        从目标属性而言,新发展理念清晰界定和描述了现代化的内涵。长期以来,如何衡量现代化是一项公认的难题。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究竟如何衡量现代化?新发展理念从五个维度描述了现代化发展模式理应具有的特征,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新发展理念作为现代化进程之锚,根据其内涵与特征设定具体的现代化发展目标,为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清晰的努力方向。

        从工具属性而言,虽然不同国家现代化发展路径各异,但纵览世界主要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发展模式的质量是这些国家现代化进程顺利程度的决定性因素。发展模式质量高,现代化进程就顺畅,最终实现的现代化水平也高;发展模式质量低,现代化进程就曲折,最终实现的现代化水平也相对较低。过去几十年,我国发展模式更多地注重发展速度,新发展理念强调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坚定不移地选择了高质量发展模式,这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唯一路径。

        方法论——建设现代化必须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这一论断为建设现代化提供了清晰的方法论。

        从全面和完整的要求看,新发展理念对发展内涵的认识超越了单一学科的局限,从经济、社会、生态、政治等多个角度对发展的本质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揭示。同时,这种认识的全面性也蕴含了关于发展概念内在逻辑的完整性,具体表现为新发展理念以系统观念回答了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比如它既从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两个维度研究了发展动力问题,又从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两个方面探讨了发展方式问题,还从共享发展角度明确了发展目标;既保证现代化建设不会出现“偏科”现象,又完整把握不同维度下发展的内在联系,能够从规律层面指引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除了系统层面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要求外,建设现代化还必须从单个层面准确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施方法。实现创新发展,就要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协调发展,就要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加快形成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实现绿色发展,就要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路径体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开放发展,就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享发展,就要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实践论——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新发展理念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正确路径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新发展理念究竟从何处着力?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影响现代化进程成败的关键因素。

        从已有现代化理论看,决定现代化水平的因素包括国家规模大小、治理制度和结构差异、技术水平高低等多种不同类型,但是根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由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基本矛盾导致的贫富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根本原因。考虑到当前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几乎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且这些国家都面临程度不一的收入差距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能否控制贫富差距是决定现代化水平能否长久提升的关键一环。

        实际上,这些国家并非没有意识到贫富差距问题带来的危害。从过去百余年的发展历史看,这些国家在历经多次由两极分化引发的经济危机后,已经采取了大量包括提高工人福利水平、增强政府控制能力、重视国企支撑作用等措施。但是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指出,由于资本的回报率远远高于经济增长率,而经济增长率又远远高于劳动者的工资增长率,财富分配不公且逐渐扩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就意味着资本主义制度终究不能避免经济危机的爆发,从而无法长久地提升现代化水平。

        虽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仍需认真考虑如何破解收入差距难题,这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共同富裕目标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落脚之处。

        从新发展理念与缩小收入差距的关系分析,新发展理念的五个方面既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又各有职责、各有分工。

        第一,创新发展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收入差距的关键。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低端,通过国际产业分工获取的利润份额往往只占整体利润的极小部分,这直接限制了国内产业体系利润和居民收入增加的空间。坚持创新发展,既是扭转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和利润分配格局中不利地位的关键,又是提升我国绝对收入水平的根本支撑。

        第二,协调发展是缩小发达区域与后发区域收入差距的关键。在所有收入差距类型中,区域差距是最基本的,也是导致出现其他类型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为后发区域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和机会,不断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

        第三,绿色发展是缩小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差距的关键。除了发达和后发区域的差距外,另外一种制约共同富裕的区域差距类型是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与城市化地区的收入差距,未来想要缩小这种收入差距,必须坚持绿色发展。一方面,要在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搭建可行的实现路径;另一方面,要尽快构建科学的区域间利益补偿机制,实现区域发展利益的共增。

        第四,开放发展是缩小开放型产业和封闭型产业收入差距的关键。无数案例和事实都证明,一个产业开放程度越高,竞争越充分,它就越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反之,如果一个产业越封闭、越垄断,它就越难提供更公平充足的就业岗位。因此,坚持开放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我国对外和对内开放水平,破除不必要的行业垄断壁垒,是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

        第五,共享发展是缩小居民个体收入差距的关键。归根结底,人的发展能力差异是影响居民收入差距的决定性因素,而发展能力除了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外,与后天的教育、生活环境、社会保障等因素同样具有密切关系。只有始终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全面、充分、持续地享受发展成果,保证每一个人的发展能力都可以在共享发展中得到增强,居民个体收入差距的缩小才有根本保障。

        实现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矢志不移的伟大目标,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新发展理念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完成这一目标而提供的重要遵循。在具体发展实践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握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规律、确保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不断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作者:蔡之兵,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区域优势演变与高质量的产业分工体系构建研究”负责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