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外贸进出口实现“开门红”——海关总署4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4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9.2%。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外贸继续保持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向好的势头,为今年全年外贸“量稳质升”开了一个好头。
三大因素促外贸大幅增长
“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幅度是比较大的。虽然有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基数低等因素,但是与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进出口增速仍然达到20.5%,这是国内国际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李魁文指出。
随着新冠肺炎疫苗接种面逐步扩大,全球经济复苏出现良好势头,今年以来全球制造业持续改善,3月份美国、欧元区、日本制造业PMI分别升至64.7、62.5、52.7,分别创下1983年12月、1997年6月、2018年11月以来的新高,带动我国出口快速增长。从海关数据看,一季度我国对欧盟、美国、日本出口合计增长48.5%,对整体出口增长贡献率达44.2%。
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有力有效,工业生产、投资、消费继续恢复,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增长区间,在促进国内生产消费稳步复苏的同时,也为对外贸易持续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3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多数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制造业景气进一步回升,带动了集成电路、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的较快增长。特别是今年春节假期,多数制造业从业人员选择“就地过年”,广东、浙江等外贸大省不少企业生产不停机,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国内工业生产,缩短了外贸订单的交付周期。
四大亮点看外贸质量提升
“透过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外贸在贸易主体、国内区域布局、国际市场布局、贸易方式、产品结构等方面都在持续优化,外贸发展质量在稳步提升。”李魁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民营企业活力进一步提升。一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比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高13.5个百分点,成为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最主要的拉动力量。民营企业出口的家用电器、电脑、医药材及药品等商品增速均超过70%。进口的金属矿及矿砂、未锻轧的铜及铜材、化妆品等商品增速均超过50%。
中西部地区外贸表现活跃。一季度,我国中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1.5万亿元,增长45.1%,增速比我国外贸整体增速高15.9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达17.8%,充分体现了我国中西部地区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增强,外贸潜力进一步发掘。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更为密切。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拓展经贸合作朋友圈,特别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不断深化。一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5万亿元,增长21.4%,其中对越南、印度尼西亚、波兰等进出口均实现了较快增长。
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作用明显。一季度,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增长41.1%,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出口增长28.4%,海南自由贸易港免税品进口增长162.5%。
确保“十四五”外贸开好局
近期主要国际经济组织纷纷上调了世界经贸指标的增长预期,显现了全球经贸活动复苏、市场信心增强这一积极信号。自去年三季度以来,我国外贸已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同比正增长,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怎样确保“十四五”外贸开好局、起好步?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我国外贸运行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这一趋势有望维持,但具体走势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外贸运行有利因素较多,但外贸稳定增长仍然任重道远。”李魁文指出。
据介绍,海关将巩固口岸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的成效,推动外贸量稳质升;支持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大力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零关税政策及海关监管办法全面落地实施,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自贸试验区融合发展;持续推进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改革试点,支持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模式,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快速发展。
(本报记者 张 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