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密码】
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进一步推进,知识和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全球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全球人才的大变局,世界各国都在调整人才政策,纷纷借助于国际化的专业社交组织、跨国学术机构、跨国公司等平台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手段进行“精准引智”。
在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与德科集团、谷歌联合发布的《2020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中,中国的排名为42位,在吸引人才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快提升全球人才配置能力,吸引和保留更多卓越的全球人才,努力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建立全球人才大数据平台
在数字化时代,基于数据流量的全球人才资源配置能力越来越重要。在全球人才引进的过程中,我国长期面临着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建立全球人才大数据平台,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在集聚全球人才时面临的问题。
全球人才大数据平台的建立,可以从市场和政府等多个层次着手,包括国际化的社交平台、全球人才数据库等。例如,国际职场社交平台领英,截至2020年年底,会员规模达到了7.22亿,其中美国本土会员1.74亿,美国之外的国际会员高达5.48亿,该平台收集了大量的全球人才流动数据,可以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海量全球人才数据进行结构化分析,了解全球人才的分布、流动趋势等。
至于全球人才数据库的建立,可通过整合政府、企业、互联网、国际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等多方面采集、存储和分析全球人才相关信息,构建人才成长数据库。例如,上海市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牵头的全球人才数字画像系统,聚焦于理工农医领域,建立了包括700万全球人才(其中华裔80万人)的全球人才数据库,在全球人才数据库的建立方面做了初步探索。在此基础上,要建立人才大数据服务系统,提供包括人才大数据挖掘、整合、交易及数据分析等全景式和全产业链服务,并通过强化立法和建立人才大数据交易和安全使用仲裁委员会等机构,保护人才数据的隐私和伦理化使用。
制定科学的人才引进战略
全球高端科技人才的流动,大多以高质量的人才平台为载体。例如,世界级科学项目合作、著名的学术机构、大型的跨国公司、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自贸区等。
可充分借鉴美国国际空间站计划、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等世界级项目的经验,通过平台载体建设,有效吸引和利用全球人才,形成人才聚集的“生态圈”,产生“以才聚才”的强磁场效应。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各类世界级科学项目和大科学研究计划,这不仅能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开展有效合作和交流,深度了解人才的潜在需求,同时还能借此了解一些重点学科的全球人才分布格局,不断提升人才吸引效能。
全国各地要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全球人才引进平台和大科学设施。例如,在科研平台的建设方面,各地知名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加快优秀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建立,吸引国际科研力量加入。复旦大学的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就是综合利用复旦大学数学、计算机、信息、生命科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建立起来的高质量研究平台,目前已经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一流人才加入。
各自贸区的建设,也为吸引全球人才提供了良好载体。上海自贸区、海南自贸区和广东自贸区等,都出台了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包括个税优惠、海外人才居住证等举措,为吸引全球人才提供了全方位和高质量的服务。
各地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和产业特点,制定科学的全球人才引进战略,切勿盲目攀比,操之过急。要通过科学方法,制定详细的全球人才引进规划,并定期进行动态更新。对于一些特殊人才和非标准化人才的引进,要进行明确的定义并完善其引进渠道,提升招才引智工作的精准度。
完善人才生态系统
高效灵活的政策支持、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完善的医疗教育体系、充满活力的创业创新氛围等,对吸引优秀人才至关重要。必须完善全球人才生态系统,给予人才良好的事业发展氛围和生活居住条件,进而有利于国际化人才的吸引、保留和管理。
要制定完善快速便利和多样化的移民签证政策。2020年,英国伦敦为了吸引世界顶尖科学家、研究人员和数学家,发布“全球研发路线图”并出台实施了快速签证计划。而新加坡在多年前专门推出了颇具特色的创业移民计划和“创业者”签证。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
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是优秀人才的共同向往。例如,美国硅谷的文化氛围就是宽容失败,给予创新创业人才试错的机会,鼓励他们将想法落地并去实践,允许其在失败中反思经验,鼓励持续性创新。
国际化都市文化品位提升,不可或缺。要加强国际化的都市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以增强对国际化人才的吸引力。
总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需要我们紧紧抓住生态链和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大力构建人才创新创业优质生态圈,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高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作者:姚凯,系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