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09日 星期五

    将对专业的热爱转化为前进动力

    讲述者: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 姜 骋

    作者: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09日 06版)

        【青年学子说】

        2009年,我高考结束,在填报志愿选择本科专业时,家人建议填报经济学等热门专业。但是,我从小就有个“考古梦”,希望目睹更多被历史湮没的文化瑰宝,于是毅然选择了与考古相关的专业。

        现实与梦想确实有一墙之隔。对于学习考古,需要跨过的第一道关卡就是“肯吃苦”。尤其是在参加田野考古时,“吃苦”是必备的素养与精神。比如,每次参与相关考察时,我们都会来到荒郊野岭,远离城市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网络、缺乏生活物资、交通不便是常有的事。盛夏或寒冬时节最为难熬,身体也要承受相当大的考验。由于考古发掘常是配合基础设施建设的抢救性工作,往往需要赶工期,即使碰上阴雨连绵的天气,也要坚持野外工作。虽然条件艰苦,但中国考古人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把对专业的热爱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性,为未来发展指引了方向。作为一名考古学子,我深受鼓舞。今天,各大高校相关学科建设日益完善,与考古相关的国内外交流更加频繁,考古发现也深受大众关注。比如,近期三星堆最新考古发现一度登上网络热搜。

        党和国家对考古专业的高度重视,也深刻影响着每一位学子。2018年,我顺利申请到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联合培养博士项目,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考古学中心开始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在此期间,我深感国内外在研究方式、科技手段等方面的差异,也更加体会到中华大地上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宝藏,是我们立足实践、深耕研究、拓展视野的重要基础。一个认识越来越清晰:做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既要立足现实,又要“敞开大门”,借鉴古今中外有益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方能取得长足进展。

        如今,我即将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利用自己多年习得的专业知识、积累的学术资源,为考古研究与普及尽一份绵薄之力。身处这个正在进行深刻广泛社会变革、开启伟大实践创新的时代,我们有责任与义务永葆治学的热忱,笃定奋进的决心,为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智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