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08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刊(第718期)    上一版  下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09日 星期五

    以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赋能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作者:张学立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09日 08版)

        贵州省赤水市90后非遗传承人杨昌芹(中)将民族手工艺和现代创意融为一体,开发出兼具传统特色和时尚元素的热销产品。资料图片

        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万达小镇鼓楼广场上的芦笙迎宾队伍。资料图片

        2021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对贵州发展提出总体要求,为贵州指明了前进方向。总书记在视察民族村寨——贵州省黔西县化屋村时,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助力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明确了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和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等使命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如何发掘民族文化的当代价值,如何把握文化发展规律走向,如何紧扣时代脉搏用好民族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等,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历史性认知 凸显民族文化的意蕴价值

        文化是一个极具“历史质感”的命题,是时间积淀内涵的结果,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承载着国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艺术文化、科学技术等各方面。文化的内涵丰富,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之分。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支撑着这个民族的繁衍生息,是维系其发展的动力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它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源泉,是一个民族最动人的精神底色。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在探讨如何以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赋能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之前,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认知方面的问题,要深入思考如何在文化自信中全面、科学认识民族文化,进而认知民族文化与民族地区发展等问题。民族文化特别是优秀民族文化,是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文化。它本身具有“生产力”的内涵,即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文化产业和民族文化事业构成民族文化生产力的主要内容。长期以来,对于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我们容易产生认识局限。东西部发展客观差距和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客观事实等,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民族的都是封闭的”“边远的都是落后的”定式思维,这是不科学的。因此,我们要更新认识,匡正“民族的都是封闭的”认识偏差,构筑“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自信,充分用好民族元素;纠正“边远的都是落后的”认识偏差,构筑“边远的更是多彩的”文化自信,充分发掘好民族地区的地域特色。在用好民族元素和发掘地域特色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和释放民族文化的生产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民族文化力量”。

        从文化的内涵和实践价值中,我们不难看出民族文化与民族发展的内在联系。历经时间考验,不断积累传承至今的民族文化有其可开掘的优秀资源。从历史纵深处走来的民族文化,赓续着民族智慧,在结合时代特点与现实诉求中必将焕发生机。

    创新性发展 永葆文化生命力的必然走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为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7年,中央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我们要抢抓机遇,从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独特性上去用好多样的民族元素,实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创新发展来实现传承,保持优秀文化鲜活生命力。

        在研究阐发民族文化精髓上发力。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加强民族文化研究阐释工作,深入研究阐释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阐明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构成,以及传承发展民族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着力构建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加强党史国史及相关档案编修,做好地方史志编纂工作,客观研究民族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贡献,积极阐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视角下的文脉关系,正确反映中华民族文明史,推出一批展现多民族融合发展的优秀成果。

        在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上发力。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逻辑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适度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在布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贯穿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探索推进民族高校、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研究基地点,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教育弘扬包括优秀民族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抢救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上发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56个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形成了多元一统的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在中华文化遗产的流失中,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流失程度较大。党和国家积极推进传承保护文化遗产工程,使许多濒临消亡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及时抢救和保护。我们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在分类普查基础上做好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做好民族特色村落建设,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经典文献的保护和传播,做好少数民族经典文献和汉族经典文献互译出版工作,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研究和保护传承。

        在强化民族文化创新发展上发力。在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更加频繁的大背景下,民族文化如何守正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时代在变化,社会生产生活条件也在发生变化,民族文化的变迁是必然的,创新发展是民族文化应当保持的基本走势。民族文化要在体现时代价值中创新发展,既要体现或持守民族文化背后的发展逻辑,又要能融入时代进步的潮流之中,切实把民族元素同现代元素有机耦合,推进民族文化始终在符合国情和时代发展方向的轨道上前行。

        在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上发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的交往必然离不开文化的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基于文化交流交融基础上的共有精神家园构建。当前,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城乡壁垒不断打破,互联网深度融入人民的生产生活,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日趋频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到持续加强,文化交流的渠道是畅通的。要在国家促进交流交融的大环境中,充分发掘和用好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切实在国家立场上促进民族文化开放发展。

    时代性运用 赋能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的化屋村视察时亲切地对乡亲们说,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民族地区的战略性任务就是要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高质量发展成为“十四五”期间各项工作的目标性要求。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都要紧扣时代命题,聚焦到赋能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来。

        “苗绣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发展好了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立足新时代,积极响应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的时代号召,把握好“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原则,发挥民族文化赋能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作用,指明了着力方向。民族文化不是“花瓶”,不是附属性的,它是民族地区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机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从发展程度看,乡村振兴难点是振兴民族乡村。村寨要保持持久发展力,就始终要有文化的底蕴。化屋村苗绣、蜡染产业化带动乡村致富,就是“民族文化变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善于把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任务:一是深入挖掘整理民族传统工艺资源,构建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资源公共数据平台,按区域分类建立民族传统工艺目录体系;二是建设区域性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研发中心,强化民族传统工艺的创新研发,提升传统工艺的品质与品牌,并建立与市场开放联动机制,引导民族民间工艺在创新发展中实现社会生产力转化,反哺民族地区发展;三是聚焦文化产业开发,特别是在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等领域探索赋能着力点,努力开掘民族文化的经济增长点;四是加强民族文化工作队伍建设,特别是完善传统工艺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传承创新民族民间工艺方面人才。

        (作者:张学立,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