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08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刊(第715期)    上一版  下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06日 星期二

    保护和发展传统技艺的有益探索

    作者:耿坤丽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06日 08版)

        在5000年文明史的发展中,我国形成丰富的传统技艺。这些活态的传统技艺,构成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吴桥县铁城镇张松村为代表的乡村杂技小院在保护和传承杂技艺术、培育杂技人才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为新时代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启示。

        保护和传承是传统技艺永续相传的法宝。技艺传承活动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技艺变为了静止状态的遗产,仅仅是民族文化的记忆,而非“活”的文化。吴桥杂技起源于春秋时期,由“角抵戏”发展而来,在2800年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变革中,正是无数个像吴桥县铁城镇张松村的何书胜一样的杂技艺人,通过一招一式、只言片语,祖祖辈辈口授身传把传统杂技艺术代代相传下来。从1983年起,何书胜看电视、读报纸、去外地参观、研究演出录像……每到一处就请教当地杂技艺人,反反复复琢磨演出视频,使“水遁”“火遁”等20多种杂技传统技艺活态传承下来,使杂技艺术得以发扬光大,杂技精神和文化根脉得以延续,焕发出新的生机。

        杂技的传承不单单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人才队伍的培育和延续。老艺人是吴桥杂技的魂,年轻人则是杂技艺术的未来。吴桥杂技艺人积极建设杂技学校,开设杂技小院,通过师带徒、家传、小科班等方式,使杂技人才的培育渐成规模。目前,吴桥全县的行政村,村村都有杂技艺人,杂技专业户达到50户以上的杂技专业村有15个,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近3万名青少年儿童均能够掌握一手杂技动作表演和小魔术表演,真正做到了“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仅仅何书胜的传统杂技项目就达60多个,几十年来,从何书胜的杂技小院走出的杂技演员已经超过了300人。为培育杂技艺人作出表率的还有高福洲、李印怀、许凌辉、孙秀力、王保合等人。

        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是杂技艺术历经千年,代代相传,始终保持旺盛艺术生命力的动力源泉。何书胜革新传统魔术,推出了古彩戏法、空口袋变鸡蛋、大变鸽子等魔术节目。他还将原有的杂技技艺进行革新,把《泉水叮咚响》音乐和流行的舞蹈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到传统的“十样杂耍”之中,变传统节目为视听盛宴。吴桥杂技艺人就是在传承工匠精神的过程中革新与发展,使传统杂技表演始终保持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在推动中国乃至世界杂技艺术繁荣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德艺双馨是杂技艺人的精神品格。杂技小院在传授给徒弟们技艺的同时,也注重品德的培养。几十年里,何书胜不仅给徒弟们传授养家糊口的技艺,也言传身教,教导他们做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保合通过传统的“三仙归洞”技艺来告诫大家远离赌博等不良陋习,助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号角,中国杂技事业舞台广阔、大有可为。乡村杂技小院要切实增强文化自信,传播传统技艺,讲好杂技故事,开拓杂技产业,加强产业反哺,把高质量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广大人民群众。

        (作者:耿坤丽,系河北省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研究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