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06日 星期二

    我家与闽宁村的故事

    讲述人: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 何鹏飞

    作者:本报记者 王建宏 张文攀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06日 06版)

        【青年学子说】  

        我的家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福宁村。不久前,一部现象级的电视剧《山海情》热播,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海外播放。故事的主角就是父辈和我们,这是一个闽宁协作的故事,一个移民搬迁的故事,也是一个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故事。

        去年,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十周年。在西部大开发的十年里,我见证了西部教育的巨大变迁。我的父亲何世伟出生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是一位从教36年的教师。自出生以来,他就一直生活在宁夏南部西吉县平峰镇那个叫南方沟的小山村里。西吉即“西海固”中的“西”,是一个教育非常落后的地方,人口多,生态也比较差。1973年,父亲从固原师范学校毕业后当了一名乡村教师。教育实践让他意识到:只有走出去,孩子们才有未来。

        1997年,福建和宁夏一起开始建设闽宁村。这是一个距离银川市不太远的地方。我们一家和乡亲们一起,在政府的帮助下,搬到了这里。听父亲讲,刚来这里建房时,基础设施特别差,就是个大沙滩,什么都没有。盖房的原材料都要从3公里以外的地方购买,没有运输工具,就徒步把50斤重的水泥、白灰背回来。10多天后,新房子的框架起来了,但他发现,新鞋的底子也早已磨破了。

        西部大开发推动了水利项目的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父亲在暑假也帮助母亲干农活。引黄灌溉代替了以前的靠天吃饭,第一年,家里的收成就是过去在老家的10倍。

        2002年9月,“闽宁镇”正式挂牌,与此同时,闽宁镇中心小学也正式成立,我成为这里的一名小学生。搬家那年,我才两岁。父亲给我讲曾经住过的窑洞、用过的破碗、庄院下的河湾……我才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一个地方叫“老家”。

        2006年腊月外婆病重,我第一次回到了故事中的“老家”。山路太难走,从不晕车的我吐得难受,也给了我对“老家”的第一印象:山套着山。二叔赶着毛驴去沟里喝水,顺便挑两桶水回来做饭,要想下到沟里必须经过一条“Z”字形的小路,路面很窄,坡面近50度,陡峭极了。毛驴走的时候都颤颤巍巍,更别说人了。二叔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这一刻起,我开始相信父母讲过的不是“故事”是“经历”。

        妈妈总说,如果不是政府的移民工程,如果当时没有搬出来,我能上个中专就不错了,连温饱都成问题,哪还能顾得上教育呢?我们个人每前进一步,都与当初在政府主导下的“走出大山”、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密不可分。

        不过,经历了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这些年,现在的“老家”也焕然一新。我上一次回去是2019年二叔乔迁新居时。曾经的土房都拆掉了,离旧房不远处盖了六间新的砖瓦房,屋顶上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老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多年,我家附近的山上都长满了草,生态变得越来越好,时常还有野鸡出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这些年,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无论是新家还是故乡,都变得越来越美好。

        (本报记者王建宏、张文攀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