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十四五”规划《纲要》把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约束性指标,对粮食安全作出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如何?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十四五”时期如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在4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梁彦,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建设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钱毅,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新闻发言人秦玉云就“十四五”时期粮食和物资储备热点问题进行了解析。
我国粮食产量高、供应稳、储备足
“从中国的粮食安全形势来看,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是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梁彦指出,粮食安全形势好主要体现在产量高、供应稳、储备足。
梁彦介绍,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实现“十七连丰”,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口粮完全自给。同时,人均粮食占有量470公斤以上,远远高出国际400公斤的平均水平。
“多年来,我们粮食市场供应充裕、不脱销、不断档,即使在疫情最严重时,粮食市场供应也是货足价稳,百姓米面无忧。”梁彦说,我国粮食库存储备数量充足,稻谷、小麦库存量能够满足一年以上的市场消费需求,36个大中城市米面成品粮有15天以上的市场需求量储备。
“十四五”规划纲要对保障粮食安全作出全面部署,首次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安全保障类约束性指标,把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专章作了专节规定,并从粮食的产、购、储、加、销体系的各个环节提出总体安排。
“我们将在各环节加强粮食安全的保障措施,使中国人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梁彦表示,将强化粮食生产安全,确保粮食产量继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强化储备安全,发挥“压舱石”作用;强化流通安全,畅通粮食产购储加销各个环节;强化产业支撑,提升粮食整体产业上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强化设施建设,夯实粮食安全保障基础。
“粮食安全将实行党政同责,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认真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建议,把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贯彻到强化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中去。”秦玉云指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坚持“突出重点、优化指标、强化导向、注重实效”的原则,完善方案,较真碰硬,更好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让“中国好粮油”为健康中国加油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粮食品质有了更高要求。为此,我国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通过产、购、储、加、销联动推进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建设,以粮食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梁彦介绍,2017年“优质粮食工程”实施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15亿元,带动地方投入600多亿元,建成4000多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粮食产后的烘干、清理、储存、加工、销售等专业化服务;建成1500多个粮食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从源头守住舌尖上的安全;形成山西小米、吉林大米、齐鲁粮油、川府菜油及广西香米等区域性好粮油品牌,培育了一批优质粮食生产骨干企业。
梁彦介绍,“十四五”时期,优质粮食工程将开展“六大行动”:一是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实现政府储备粮食的绿色仓储全覆盖;二是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健全粮食标准体系,推动粮食标准化生产,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三是粮食质量追溯提升行动,提高粮食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建立好粮油的产品追溯体系;四是粮食机械装备提升行动,整体提升粮食加工机械化的装备水平;五是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提升行动,建设一批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完善配送供应网络,实现平时储得好、管得住,关键时候能够调得快、用得上;六是粮食节约减损和健康消费提升行动。
在节粮减损中打造“无形良田”
确保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依赖的是从田间到餐桌的粮食全产业链,其中既包括基于要素投入、实现粮食稳产高产的“有形粮田”,也包括基于技术进步、打造节粮减损的“无形粮田”。
“节粮减损是一个系统工程,‘十四五’时期将坚持‘全链条管控,统筹推进节粮减损和健康消费’,开展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实施全产业链节粮减损。”钱毅表示。
钱毅介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已于去年9月印发了《关于创新举措加大力度进一步做好粮食节粮减损工作的通知》,目前正在制定开展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完善顶层设计。
钱毅指出,在粮食收储环节,要继续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完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提升粮食清理、干燥、销售等服务水平。在粮食仓储环节,要提升仓储设施功能,推广绿色低温储粮技术,实行粮食分品种分等分仓储存。在粮食物流环节,要提高原粮的散储、散运、散装、散卸程度,发展粮食多式联运。在粮食加工环节,要以适度加工为突破口,开展全谷物食品研发,降低加工损耗和营养的流失。在粮食综合利用方面,要发展粮食循环经济,加强粮食加工副产品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要强化节粮减损法治保障和科技支撑。”钱毅指出,“十四五”时期将陆续制定节粮减损有关标准和配套制度,强化依法管粮、依法节粮。同时,将积极开展粮食储藏、物流、加工等领域减损技术和装备研发,强化成果推广运用,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高效减损。
(本报记者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