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01日 星期四

    “短缺经济”一去不复返了

    讲述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曹健

    作者: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01日 06版)

        【青年学子说】    

        我们这一代90后,亲历了各种家用电器“飞入寻常百姓家”。我的童年是在单位大院里度过的,那时候谁家要是有了“大电视”,谁家就成了小朋友们都爱去的“电影院”。仿佛一夜间,大彩电、电脑等“大家什”就进入了千万“小家庭”。彼时,我在课本上学到了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才开始懂得小小的家电行业背后,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挥作用。

        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等重要论断。一时间,思想理论界非常振奋,欣喜“东方风来满眼春”。在当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上,中央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策。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商品供应从紧缺紧俏到琳琅满目,“短缺经济”一去不复返了。我所在的“小家”,生活条件也因此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亲历者和受益者,我对经济学很是向往,也充满感情。虽然报志愿时我还不懂高深的经济学原理,但是朴素的经世济民情怀早已在我心中埋下“经济”的种子。进入大学后,随着学习和研究的深入,我越发体会到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策是何等正确。

        大三暑假,我和同学前往福建晋江开展实践调研。在晋江城市展馆参观时,工作人员告诉我们,20多年前,晋江的工业还处于“家家点火、户户冒烟”“低端竞争、富而不强”的阶段,如今的晋江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列。究其原因,就是晋江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晋江经验”是中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生动诠释,正是这丰富多彩的地方实践,不断充实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在经济学的学术道路上走得再远,我也记得当年经世济民的初心。我所在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曾参与国家许多项重要经济政策的研究与论证,老师也常鼓励我们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作为国发院的一名学生,我深感责任重大,唯有努力学习实践、掌握过硬本领,不断参与经济政策的学习和研究,才能不负重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完善尽一份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