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01日 星期四

    苏伊士运河恢复通航之后

    作者:本报记者 肖天祎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01日 12版)

        图为3月30日在埃及伊斯梅利亚省拍摄的航行在苏伊士运河上的货轮。新华社发

        【特别关注】

        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3月29日表示,被困在苏伊士运河近一周的货轮“长赐号”已经顺利摆脱搁浅。随着运河航运逐步恢复正常,此次事件的善后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当地时间3月30日下午,埃及总统塞西在视察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海事训练与模拟中心时表示,埃及对此次事件的妥善处理彰显了苏伊士运河在世界贸易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埃及人保卫苏伊士运河的决心。

    运河危机凝聚埃及民心

        塞西表示,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在管理运河、造船和全球贸易物流等方面拥有150年的经验,其中遭遇了数次危机。但无论是1956年7月的苏伊士运河国有化危机,还是1967年的“六日战争”,埃及人民都团结一致,成功保卫了苏伊士运河,彰显了埃及人民的爱国情感。他说,每个埃及人都“将苏伊士运河当作自己的儿子”,每次危机埃及人民都默默支持自己的国家,埃及人朴实无华、热爱祖国,并致力于实现国家的安定与和平。

        值得一提的是,一张埃及挖沙工人振臂高呼庆祝“长赐号”顺利摆脱搁浅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很多人将这张照片同1973年10月在同一地点,一名士兵举起手来庆祝战场获胜的场景做对比。有留言称,这体现了埃及人在危机中的韧性和力量。尽管经历了艰难的岁月,他们仍具有顽强的毅力和取得成功的能力。时隔近半个世纪,在同一地点——苏伊士运河岸边,人们见证了同样的喜悦和胜利时刻。

        照片的主人公阿里·阿瓦米表示,其从事挖泥机机械技术员的工作,这次的成功得益于大家的协同合作。他坦言,当得知要去挖沙的时候,他感到非常震惊,因为巨大的船身和沉重的货物使挖掘工作看起来困难重重,但他和同事们仍然顶住压力,冒着安全风险最终完成了疏浚作业。

    事故原因或属人为失误

        据《劳埃德船舶日报》报道,船员将接受调查,并移交船舶的数据记录仪。调查由巴拿马主导,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保险方国际保赔协会集团中的英国保赔协会(P&I)、船舶租赁方长荣海运和船东日本正荣汽船公司或将同时进行平行调查,任何结论和发现将报告给国际海事组织。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拉比耶说,沙尘暴和强风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但恶劣的天气并不是造成船舶搁浅的主要原因,这表明可能出现“技术失误或人为失误”,但在根据国际标准进行调查之前,无法确定谁将承担损失。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顾问赛义德·谢沙3月30日在参加电视访谈时表示,以目前掌握的数据看,此次事件的责任方有两个,第一方是货轮的拥有者公司,第二方是货轮的运营者公司。劳埃德船级社初步确定事故发生时风速约为30节,导航规则允许涉事船只在这种情况下航行,此外船的动力和转向系统一切正常,这表明对船舶运营及航行人员负责的一方或将承担主要责任。谢沙还表示,运河管理局向船长提出了8项配合调查的要求,但船长目前仍未予以答复。

        谢沙解释,埃及向责任方索求赔偿受国际海洋法保护,同时由于此次事件属于因不可抗力产生的突发事件,因此受事件影响而滞留的货船损失管理局不予赔偿。惠誉评级公司表示,由于运河通航中断,责任方和保险公司可能面临总计数亿美元的损失。不过有专家表示,由于运河已经顺利通航,此前滞留的船只也逐步完成通行,因此不能简单将每日平均通行费乘以滞留天数得出损失数字,最终赔偿数字需要各方妥协让步。

    运河管理现代化:埃及希望同中国合作

        塞西在考察时还说,对此次事件的调查将保持完全的公开透明,不会对有关方面施加行政压力,因为调查清楚事故原因有助于埃及增强运河管理、维护和危机应急处置的能力。他还表示将加大对疏浚船、挖掘机等装备的购买升级和人员培训,以应对类似事件发生。据悉,此次埃及派遣的挖泥船是苏伊士运河最大的挖泥船,也是中东最大的挖泥船。塞西强调,他想向世界传达一个明确的信息,那就是事态已经恢复正常,苏伊士运河的航行通道安全无忧。他强调说,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是有竞争力的,苏伊士运河将继续在国际贸易中扮演关键角色。

        阿拉伯科学技术与海运学院院长、国际海事组织理事会成员伊斯梅尔·阿卜杜勒·加法尔对记者表示,埃及期待在海运和运河管理现代化方面同中国展开合作。他认为,此次事件既是危,也是机,更是警钟。面对此次史无前例的运河船只搁浅事件,埃及以强大的技术和实践能力化险为夷,但埃及更需要未雨绸缪。他举例说,30日埃及方面同华为公司联合设立的ICT(信息通信技术)学院有助于培养埃及相关领域的高科技信息人才,帮助埃及在运河管理、船只调度、气象监测、危机处置、应急模拟等方面迈向智能化、信息化。他期待中国的高新技术可以帮助埃及,实现互利共赢。

        (本报开罗3月31日电 本报驻开罗记者 肖天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