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31日 星期三

    推行文明祭祀应多靠引导而非强制

    作者:佘宗明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31日 10版)

        【网言】   

        清明节临近,哈尔滨市发布通知,要求严打生产源头、严查运输渠道、严罚销售环节、严控末端焚烧,让冥纸冥币无处可买、无纸可烧。

        虽然此举政策初衷挺好,但铁腕推进的刚性必然得咎。从舆论反馈看,很多人反对的并不是寓于其中的移风易俗取向,而是强行一刀切的简单粗暴方式,是无法可依却打着“依法”之名的权力越位倾向。焚烧纸币,有着民俗层面的悠久性与环保意义上的负面性双重特征。围绕焚烧纸币的公共治理,自然也应通盘考量、审慎决策,争取在民意认同与有效作为的共振中,将善作善为的同心圆越画越大。在此事上,当地用“严打、严查、严罚、严控”4个“严”字,足见对禁烧冥币工作的重视,其政策用意的确有其合理性,但再严,也得于法有据。“法无禁止即可为”,当成为这方面决策的逻辑基点。在国家或地方层面未明确立法禁止焚烧纸钱之前,还得保障权利应有的空间。另外,从其他地方推行文明祭祀的经验看,也应该着重在“疏”上下功夫。如有些地方允许市民在相对空旷、空气流通的地方烧纸钱,有的地方此前还有为祭祀者提供纸钱、香烛换鲜花的服务,以倡导绿色祭祀等。因此,要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靶向发力,多靠“引导性”而非“强制性”,比如加强防火预案、重点治理街头焚烧现象,并试行以鲜花置换冥币等服务。说到底,还得把握好尊重民众习惯与改变传统风俗的平衡,让民意向度与治理力度相向而行。

        (原载于凤凰网 作者:佘宗明 摘编:王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